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五华区打造“全学段融通、一体化发展”的五华样本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建立学校联盟,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2019年以来,五华区依托辖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出台了学区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学区管理机制,在全市率先推行学区化建设,推动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和融通。按照地域特点与区域特色,五华区成立了龙泉、西城、丰宁和新城4个学区。其中,以昆明市第八中学牵头的龙泉校区在落实幼小、小初、初高各学段衔接方面建立完善学区内教育资源融通机制,构建起布局合理、优质均衡、治理科学、开放融通的和谐教育生态,以实际行动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回应了“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群众期盼。

五华区打造“全学段融通、一体化发展”的五华样本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五华区打造“全学段融通、一体化发展”的五华样本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学区建设“做实事”又“走民心”


五华区打造“全学段融通、一体化发展”的五华样本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在学区建设初期,昆八中就提出了“资源融合、学段融通、课题引导、整体推进”的整体发展思路,对应学生成长路径,以课题研究为导引,从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培训两方面入手开展学区建设,使学生又好又快地适应学段过渡,让学生成为学区课题研究的最大受益者。

“龙泉学区由19所学校组成,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4个学段,学生年龄从3岁到18岁,各成员校发展层次不一、办学特色差异显著,学区结构较为立体,是一种基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建立的校际联盟。”昆明市第八中学副校长蒋丹介绍,学区建设通过课题引领,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以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持续发展为目标,减少学生在学段衔接中分化点的产生,进行了跨学校、跨学段的集体教研,打破了校际之间的壁垒,让所有成员校都得到增值发展,实现分段和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育教学质量19个1相加远大于19的增长效应,共同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五华教育。

两年多来,龙泉学区积极组织各校园参与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学区课题研究提升学区课程建设的能力。学区教师分别进行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交叉听课,党员教师主动上课,让各学段教师之间相互熟悉教材,了解教法、学情,为开展学段衔接同课异构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4月,龙泉学区3所完中、3所初中、9所小学和4所幼儿园打破校际壁垒,分成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组,开展不同学段体育、音乐、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7个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展示,从教研、教师、课程、学生培养上探索和实践各个学段间的有效衔接,让各学校有目标、有组织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学区内“校校有事干,家家出经验”。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幼小衔接’,并不是到了幼儿园大班才和小学一年级衔接,而是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就开始了。”昆明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园长陈燕玲说,“幼儿园教育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准备,小学教育则需要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不同的课程展示,很好地诠释了幼儿园和小学在‘教’与‘学’中实现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共同配合推动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在小初衔接的同课异构展示课中,昆八中初中数学教研组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数青蛙游戏”情景引入,采取双人PK游戏、小组评比、语言肯定等方式推进课堂氛围,借助直观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考中,逐渐过渡到启发式教学。通过这些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设计接轨小学课堂,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初中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不同学段之间的教研活动,学区对各学校的资源也进行了科学规划、有效供给,让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可以享受其他学校的课程教学、教师培训等资源,搭建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在五华区教育体育局的主导下,各学区还成立了发展理事会,坚持规划引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打造学校发展共同体。同时,鼓励各学区设置“教师发展中心”“课程供给中心”等非实体性机构,推动学区学科集体教研、课堂教学研讨和主题性专业培训,形成区、学区、学校三级研训体系,逐步提升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五华区还建立和完善了学区的多元评价制度,实现多主体参与的学区评价,依据各学区的年度计划进行绩效考核,实施相应奖励。每年下拨经费用于支持学区开展教师研训、课程开发、学生活动、专家服务、总结宣传等工作。通过扎实有力的举措,推动学区建设在五华得到实践化运用,让市民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充。

让青春在党旗下飞扬


五华区打造“全学段融通、一体化发展”的五华样本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多年来,昆八中不仅注重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也高度重视团员和少先队员的发展,不断强化党建带动团、队建设,打造了更多自主性、创新性的活动,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今年6月,昆八中青年党校第12期培训班如期开班。由政治、历史、语文、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和校团委的老师组成宣讲团,通过8期课程的宣讲,为青年党校学子呈现了一系列精彩、优质的课程,得到了广大青年党校学子的一致好评。

“青年党校是我们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特色活动,”昆八中团委书记王思氩说,“10多年来,青年党校培养了近500名优秀学子,他们在毕业后大多进入了国内优质高校,努力践行着‘坚定青春心向党、矢志建功新时代’的誓言。”

近年来,昆八中青年团校也不断发展壮大,吸纳了大批优秀的少先队员向党组织靠拢。青年团校每年举办两期,除了强化课程建设,学校党委还坚持“大思政教育”理念,组织优秀学子走游红色基地、担当小志愿者参与义务劳动,积极参加红色征文、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昆八中开展了以“百年风华、青春向党”为主题的艺术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第32届“八中之春”艺术节系列活动中,校本部、长城红鑫、长城新城、达城4个校区的师生共举行了9场年级文艺展演;青年学子们以写作比赛、“红领巾心向党”亲子朗诵、“我眼中的八中”摄影比赛、“百名学子绘百米长卷”党史绘画、宿舍名牌设计等活动形式,以蓬勃之姿、青春芳华向党献礼。

从去年以来,昆八中由党委牵头、以支部为单位掀起了“四史”学习的热潮。除了通过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党委还为各支部购买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指定教材;由历史、政治教研组联合制作题库,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党史知识线上竞赛;校长带头讲思政课,承办了一系列市、区思政教研活动。

“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昆八中党委围绕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规范支部书记例会和“三会一课”制度,将支部建在年级,支部书记协助年级主任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从机制上发挥党支部在年级建设中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长城党支部被评为省级规范化示范党支部、昆明市五星级示范党支部;高中第四党支部、初中第一党支部被评定为市级先进党支部,涌现出了一大批业绩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

思政 帮扶凝聚育人合力


无论严寒酷暑,每周一上午10点10分,在昆八中的体育场上,都能看到国旗班的身影——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同学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样一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也是昆八中特色思政教育的体现。

从建校起,昆八中就有一支国旗护卫队,2009年搬到新校区后,还成立了专门的国旗班。国旗班队员在高一入学军训时选拔,经过身体健康状况、身高要求、队列素质等层层考核。选拔出的队员,学校会安排教官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升旗仪式训练,包括站姿、踢正步、摆臂等,还给他们讲述国旗的故事,培养他们对国旗的热爱和集体荣誉感。现在,国旗班现在不仅负责升旗仪式,学校里的运动会、科技展和五华区中小学生运动会,都常常出现他们的身影。

为帮助学校生活困难的学生和教职工,昆八中于2005年成立了“昆明八中爱心基金”,并按照《昆明八中爱心基金管理章程》进行资金募集和申请发放。爱心基金资助学生的台帐建在德育处,资助老师的台帐建在工会,财务管理在财务室,实行严格监管、专款专用。

昆八中党委委员、副校长付映红介绍,“爱心基金”自成立以来已经资助了数百位师生,为他们在生活上提供了帮助,让他们能够安心求学、安心工作。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动,更是在学校党员干部老师的带领下,广大师生积极捐助,为身边的同学传递着温暖。

原高2017届两位同学,因家庭变故、父母遭遇严重疾病,陷入长期贫困,爱心基金一直陪伴他们走过最困难和最关键的高中三年;原高2014届一位同学因不慎摔伤,造成严重的家庭经济负担,爱心基金解除了家庭的燃眉之急;原西坝校区初2012届一位同学患上白血病,学校负责人、年级班级老师多次探望并送去慰问,爱心基金一直陪伴他走到生命的最后……每一位得到爱心基金帮助的学生、困难地区群众和教职工,都能深切感受到这份浓浓的真情。

今年高考中,一位昆八中“霍金女孩”的故事经过媒体报道,感染了每一个人。女孩肖云迪自幼患肌无力症无法行走,需要使用轮椅代步。为了上学方便,她每天在学校不吃不喝,中午由父母接回家调整一下,再接着完成下午的课程。进入高三后,由于学习节奏的变化和考试的要求,云迪和她的父母提出,希望和同学们一样正常参加晚自习。

为了帮助云迪克服学习生活上的不便,兼任特色级部主任的付映红联系了学校总务部门,在教学楼一楼给她提供了一个专用卫生间使用,并申请了一间小办公室给云迪作为就餐和休息的场所。每到秋游、做蛋糕等班级活动,师生们都努力创造条件,让云迪能够参加。今年高考,肖云迪也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大学,在轮椅上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教育是五华的传统优势,也是五华未来发展的优先领域。五华教育还将坚持“实”字当头,继续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全力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快速发展,让教育均衡的音符跳跃在全区的每一个角落。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http://www.minimouse.com.cn/plan/2021/0831/9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