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委编办服务基层“真实新” 练好登记赋码基本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机关、群团、事业单位的“电子身份证”和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环节。五华区委编办结合做好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围绕省、市提出的“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目标,采取提前安排、统筹结合、优化服务等举措,主动担当作为,扎实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机关群团赋码服务保障工作。
一、“真情实意”服务基层,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认认真真和基层单位做真心朋友,“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依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对各类网上申请事项,材料规范齐全的,即时网上办结;对现场提交纸质材料的,当场即时办结;对网上提交不能办理、材料不全的采取“过后补正”的方式,实现随办随走,即时“容缺办理”。认真为涉改单位、新组建部门、事业单位法人办理相关登记、变更业务,确保了登记赋码工作及时高效、准确无误和机构改革成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受到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二、“真抓实干”服务基层,严管和服务齐头并进。积极发挥机构编制职能作用,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坚决杜绝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发挥“钉钉子精神”,在办理登记赋码和事业单位事中事后监管中“把得住、沉得下”。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信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的作风,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解决问题。在服务产业活动、统计数据、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把得住”,积极与发展改革部门、统计部门沟通对接,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遇到单位发生新设立、变更、注销事项时主动与主管部门多沟通、摸实情、解难题,充分掌握基层现状,梳理分析资产资质、银行税务、人员转隶等因素,做到“事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
三、“吐故纳新”服务基层,做业务精的行家里手。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用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指导实践,充分激活基层发展动力。认真宣传学习《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公示信息抽查办法》、《登记管理提示告知制度》和简易程序注销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常抓常学不停歇,定期不定期开展登记赋码相关条例、细则、办法的抽查、检查,督促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操作网上系统熟练度,努力形成严格依法审核的自觉性,保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机关群团赋码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办事有流程、审核有依据、办结有程序。利用微信群聊、五华发布、五华政务网等新媒体介质,拓展收集掌握服务基层的新方法、新措施,提出改进作风的意见建议,让基层能够“足不出户”表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