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暖心十条!五华区出台十项措施激励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

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安排,五华区委组织部牵头研究制定了《五华区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十条措施》,切实把党的关怀和温暖传递到防控一线。

补充防疫一线防控力量

组织开展“千名党员、‘疫’线报到”活动,进一步引导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有序到社区报到开展工作,依托五华“党建引领、智慧众治、志愿圈圈”服务平台,进一步动员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益团队、爱心人士等,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下有序参与联防联控,为疫情防控工作补充人员力量。目前,全区共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321支,青年志愿者队伍14支,社会志愿者队伍138支,先后组织引导区属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下沉网格开展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8400余人次,动员组织社会单位党员、居民党员3000余人次参与工作,预计可为今后开展社会治理服务项目储备17万名志愿者资源。

从优落实一线待遇保障

全力保障一线各类防护物资、药品、医疗物资供应到位,重点抓好基层一线人员口罩等防护用具、消毒药品的供应保障、采购、储备调度。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推动落实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加强交通、防寒保暖、值班、用餐等后勤保障。

注重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落实好《关于在疫情防控一线中考察识别干部激励担当作为的通知》,深入了解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表现、能力、作风,强化正向和反向结果运用。对存在“十种行为”干部坚决给予调整;对做出重要贡献、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结合后备干部推荐工作,加大培养力度,及时提拔重用或优先晋升职级。

加强一线容错免责保护

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主动履职尽责、揽责担责、勇于担当、及时处置,但存在程序瑕疵或无私之过的干部,予以容错免责。对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及时调查澄清,消除负面影响,并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

大力挖掘一线先进典型

组建宣传引导队伍,及时发现和总结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感人事迹,依托传统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疫情防控工作正向宣传和典型激励力度,开展“寻找‘疫’线最美瞬间”防控一线摄影线上展等活动,推动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截止目前,征集各领域先进做法发布动态信息1211条,宣传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9人,“寻找‘疫’线最美瞬间”防控一线摄影线上展活动正有序开展中。

做好防控一线关怀慰问

区委组织部成立关心关爱防控疫情一线小组,重点对选派驰援疫情重点地区的医疗队队员、医疗卫生机构一线医务工作者及时开展慰,定期深入一线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干部的需求和思想动态,适时开展走访慰问,解决困难,减压释负,解除后顾之忧。

适时开展一线人员轮休

贯彻落实工作人员带薪休假制度,在不影响正常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科学统筹一线工作力量,加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适时轮休、调休,对重点人员在疫情结束后按规定进行补休,对较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人员强制休息。

加强防控一线推优入党

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一线优先发展党员的通知》,明确在疫情防控一线优先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优先筛选确定发展对象、优先吸收预备党员等工作要求和相关程序,严把政治标准和程序关口,突出先进性和典型性,加强在疫情防控一线发现、考验入党积极分子。五华区委组织部对各级党组织上报的58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筛选把关,目前已有8名抗疫一线的优秀入党积极子实现火线入党。其中有医务一线工作者2名,街道、社区防控一线工作者4名,物业公司和区应对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各1名。

注重防控一线人才培养

鼓励引导医疗卫生人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选树一批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并及时按有关规定享受相关高层次人才政策待遇,对表现突出的,可按有关规定在各级人才项目、基地申报及人才服务、五华区“有突出贡献”奖项评选等方面予以倾斜。

加强防控一线职称评聘

对在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和疫病救治工作的广大人才,在申报、评审、聘任高一级职称时给予优先,疫情防控和疫病救治工作表现情况作为评聘时的重要参考依据,相关工作总结、专题报告可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业绩成果条件。因疫情防控和疫病救治工作表现突出,受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或记功以上奖励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审、优先聘用。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