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光伏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利用光伏发电来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是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禄劝县乌东德镇极探索推进“光伏扶贫”,在昆明市五华区对口帮扶单位的强力支持下,利用当地光能充裕的优势,积极打造光伏扶贫样板工程,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在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发展光伏发电,是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也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9月6日,在五华区龙翔街道党工委和乌东德镇党委、镇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龙翔街道党建联盟单位出资援建乌东德镇太平村委会7千瓦容量的屋顶光伏电站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预计年发电量为15330千瓦。投入使用后,生产的电量除村民免费自用外,剩余电量将以每度0.31元-0.42元的单价,全额出售给国家电网,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约1万元的收入,这是落地乌东德镇的首个光伏扶贫项目,通过该项目将扭转长期以来太平村村委会集体经济零收入的局面。
乌东德镇太平村委会辖区13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有812户269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1户987人。由于受金沙江和太平小河的切割,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沟壑交错,农田水利、电力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集体经济、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及其狭窄。
当前,在全县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最为关键时期,乌东德镇党委一班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实现脱贫摘帽的关键点是要找准路子,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比起其他产业扶贫,光伏扶贫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能够实现细水长流的扶贫效果,尤其适用财力薄弱的贫困村和缺乏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作为刚刚从禄劝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岗位调整到乌东德镇镇党委书记的张继革,在入村调研中,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让乌东德镇彻底甩掉贫困帽子,切实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脱贫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今年8月中旬,在听取了太平村委会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王仁其关于“五华区龙翔街道拟确立光伏扶贫项目”的专题汇报后, 张继革同志当即指示分管领导,迅速主动对接对口帮扶的五华区龙翔街道、县发改经贸局和县电力主管部门,迅速促成光伏发电站项目落地乌东德并网发电。最初,王仁其同志要搞光伏扶贫这个项目,和镇党委、镇政府反复研究,得到了镇党委、镇政府的肯定与支持。张红军镇长曾安排镇职能部门全力配合王仁其同志做好光伏扶贫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与龙翔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
8月中下旬,在张继革书记和张红军镇长的积极协调下,县电力局做了并网立项,禄劝县发改经贸局在很短时间里就为该项目做好了登记备案工作,龙翔街道通过党建联盟单位的多方筹款,获得了项目建设资金,在多方协调努力下,“太平村光伏扶贫项目” 所有通行道路被一一铺平。目前,施工单位正加紧施工进度,其他后续工作也正稳步推进中,乌东德丰富的光照资源如今正将被硅片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对乌东德镇太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光伏扶贫项目的建设给村里带来新的增收渠道。光伏正成为脱贫致富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未来光伏扶贫惠及贫困户的美好景愿,正迅速推展开来。
随着光伏扶贫项目在太平村的全面落地,扶贫对口的五华区委、区政府和乌东德镇党委、镇政府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更为激励的工作措施,全面推动光伏扶贫项目的开展,切实为全镇及周边地区推广光伏扶贫,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五华区、乌东德通过践行绿色发展之路和扶贫公益这一长效脱贫机制的持续实践,可以预见,在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的同时,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将得到巩固、特困群众生活将得到保障,必将真正地为村集体、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长期的、稳定的“光伏红利”,实现可持续脱贫。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