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二局局长万其刚率队的调研组到五华区调研。在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单文、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志伟等领导陪同下,听取了五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苏天福就五华区人大落实中央18号文件精神,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情况汇报。
调研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二局局长万其刚一行饶有兴致的了解了区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在丰宁人大街道工委和虹山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调研组成员详细询问了工作站建立以来的运行情况,认真翻阅电子信息屏中驻站代表与选民和社区群众的交流沟通记录。对代表站能够成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联系选民、收集社情民意、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五华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围绕认真落实监督职责,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发展等内容开展工作。
坚持与党委的同心同向。
五华区人大不断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始终坚持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及时向区委请示汇报,使人大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保持正确的方向。坚持人大常委会主任列席区委常委会、常委会副主任列席区政府常务会工作制度,全区十个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实行了专职配备,并进入了街道党工委班子。
坚持监督推动发展。
区人大在依法履职中不断创新监督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监督质量。围绕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回应民生关切,组织开展了3次专题询问,推动解决了社会广泛关注的校园安全等问题。
坚持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通过组织代表外出学习、定期向选区选民述职、向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等方式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五华区人大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创新督办发式,完善督办机制,加大督办力度上下功夫。2016年9月,按照“四有”标准率先在全市全面建立了51个人大代表工作站,配套统一制定了人大代表工作站运行的“一册四簿”。全区284名人大代表已全部安排进站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共收集到选民问题和意见235条,许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代表站这个平台得到有效解决。
代表工作站不仅搭建了代表与选民沟通的平台,而且是越来越多的代表和群众参与到监督和政府工作中来,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公开化、从而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丰富了基层民主法治的内涵。
坚持制度创新实践。
区人大结合新时期人大工作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制定了常委会关于财政预算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质询、财经及法律监督咨询专家聘任等8个办法,修订了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等三个规章制度,组建了具备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2个专家咨询组,积极探索破解人大工作重点、难点的方法和途径。
坚持提高自身履职能力。
高度重视人大街道工委建设,建立健全了常委会领导分工联系制度,新设立了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民族宗教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健全了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门机构和工作机构。利用五华区人大微信公众平台、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推动常委会机关信息工作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