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农业 > 要闻聚焦 > 文章详情页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科学网 www.minimouse.com.cn

宋洪远: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与政策咨询工作。自1997年以来连续参加起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30多件,2004年以来为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先后有3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务院和省部级领导批示,有10多项科研成果被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采纳。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乡村振兴的结果也是为了农民,所以要尊重农民的选择,尊重农民的利益,这样搞好了,农民才能满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认为,这里有“两手抓”,一手要抓畅通引进人才通道,一手要抓培育农村人才队伍。

同时,“乡村振兴要与地方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推进,是摆在各地面前的现实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做到既不盲目模仿,也不盲目探索;既要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又不能拘泥于典型”。

针对产业发展,宋洪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转型升级。要做到乡村产业兴旺,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转型。

二是要提质增效,即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这里的质量包括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供给质量。”

三是要增产增值增收。“农业生产既要增产增收、又要实现增值增效,这就要求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宋洪远表示,不仅要发展种养业,还要发展加工、贮存、运输等行业,实现产业链由低端到高端的转化。

谈到杨凌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时,宋洪远表示,杨凌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建立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在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上走在全国前列。希望杨凌继续打好“科技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科教资源优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杨凌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