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农业 > 要闻聚焦 > 文章详情页

我国杂交小麦向产业化深度推进

5月17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政府在邓州市联合召开全国杂交小麦学术研讨会,并举行国家杂交小麦(邓州)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奠基仪式,预示着我国杂交小麦在产业化道路上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我国种业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正快速走向大面积生产。据了解,为全面落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邓州市政府签署的《农业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和《关于建设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的合作协议》,今年1月,全国首个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在邓州开工建设。基地以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为依托,主要开展杂交小麦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打造国家级高标准种子生产基地和国际领先的杂交小麦商业化育种平台。目前,已在邓州市打造了万亩级别的杂交小麦种子生产基地,并组织开展了小麦不育系和恢复系材料选育、种质资源改良、制种试验、强优势杂交小麦创制、品种展示示范和亲本繁殖等15项次科学实验,预计2018年规模化制种产量可达每亩600斤以上。

国家杂交小麦(邓州)产业化基地的建立,对加速推进我国杂交小麦种业发展和京邓农业科技全面深入合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据了解,举行奠基仪式的研发中心是基地的主体建筑,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包含种质资源利用与基因挖掘综合实验室、科研人员办公室及科普展示厅等内容,项目建成后将使我国杂交小麦基因资源挖掘和品种选育等领域的研发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据《农民日报》)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