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学我,像我,超过我。” ——记跟学北京专家李博老师有感

李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胃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各种胃肠疾病。

在跟师中,李博教授教导我们学习不能仅仅抄抄方,不能只学会看跟师时见过的病,最重要的是学会临证思维,一定要“学我,像我,超过我”。

李博老师告诉我们要融古贯今、溯本求源的去发展中医;只有切实解决病人的疾苦,才是中医发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呢?必须学会勤读、泛读、精读古今医书,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老师强调,高超的医术来自人的聪颖和勤奋,但更重要的是来自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提高医术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②对人体和疾病要有全盘的把握度,诊断要明确,问诊要详尽;

  ③熟练运用中医内科专业技术;

  ④学习知识,运用技术,提高水平,升华境界,不断进步。

在短暂的跟师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李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中医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但老师说,我们要善于从经方中发掘出新的功效,运用于现在的临床治疗,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

李老师强调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中医,李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李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李老师亦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李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未来我将努力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答好中医药现代化之问,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献上微不足道的力量。(什邡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 王志麟)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