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国家新型显示创新中心马松林: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跃升

 12月17-18日,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广东省科技厅主办,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佛山市科技局联合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2022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半决赛/决赛在佛山举行。

国家新型显示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马松林就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情况和本次专业赛相关话题接受了记者专访。马松林认为,本次入选大赛的企业,代表着国内显示创业企业在该领域或该技术方向的最高水平,部分项目的技术水平更是足以填补国内空白,赶超全球领先水准。

“目前,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正处于新一轮显示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众多科创企业发挥创新优势,提前布局未来显示技术创新开发能力,形成对我国显示技术长远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马松林说。

新时代: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已具备全球领先的基础和条件

记者: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近10年来成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马松林:成功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巨大的下游需求市场

人类获取的信息中有80%以上来自视觉,显示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显示的下游产品主要包括手机、VR/AR、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平板/电脑、投影电视等。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显示消费市场,各种显示终端产能占到全球的75%以上。中国大陆厂商依托巨大的下游需求市场,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速崛起,发展出京东方、TCL华星、深天马、中电集团、惠科、维信诺、龙腾光电等主要企业。

一方面,我国在日常所需的显示终端上占有极大份额。从智能手机产品来看,随着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升级,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呈稳中上升趋势,出货量不断增长,拥有全球第一大规模智能手机市场,2021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29亿部;从平板电脑产品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平板电脑作为一种小型便捷的微型电脑受到追捧,2021年我国平板电脑出货量达2846万台。

另一方面,在目前时兴的显示终端产品中,国内消费者也具备极高的热情。从VR/AR产品来看,在5G商用进程的加速下,我国开启了VR/AR产业发展的热潮,推动着VR、AR的应用范围从原来的直播、游戏等消费娱乐领域,加速向工业、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渗透,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2021年我国VR/AR行业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从可穿戴设备产品来看,可穿戴设备不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自2017年起,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一直呈现强大增长态势,据统计,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从2017年的0.57亿台增长到2021年的1.4亿台。

第二,各级地方政府支持

近十几年来,包括财政部、发展委、工信部、科技部等政府部门一直在推动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在政府部门的号召与支持下,各级地方政府也紧抓发展机遇,通过招商引资、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政策力争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众多新型显示国内外厂商加大了在我国投资建设面板新产线的力度。据统计,到2021年底截止,我国已量产的G8.5及以上的TFT-LCD生产线达到21条,AMOLED生产线达16条,形成了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合肥、上海、南京和昆山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重庆、成都、武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以广州、深圳、厦门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的四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格局。

中国大陆G8.5代以上TFT-LCD量产生产线

中国大陆AMOLED量产生产线

图片来源: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

这些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通过各种资金扶持、便捷的政务办理为企业发展减轻了经营负担,也有利于企业更专注于前沿技术的研发制造。同时,产业集群致力于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的完善,有利于企业协同研发更降低成本。

第三,国家支持政策的出台

自“十一五”开始,国家层面即明确了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地位,并在国家战略层面总体布局:“国家新材料与应用重大工程”、“新材料领域‘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技术路线图”、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均将新型显示列为重要发展目标。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规划,以《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科学技术部等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显示产业发展的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从新型显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角度,引导行业以新型显示器件为核心,带动配套材料的发展,提高材料的成品率和性能稳定性,推动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完善配套体系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的产业化项目聚焦新型显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建设,支持关键显示材料发展,推动建立认证应用平台,鼓励面板制造企业积极采用就近配套材料。

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规划,重视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显示材料技术攻关。提出“实现关键原材料和显示屏的国产化,形成产业集群,新增产值超千亿,促进显示产业升级转型”的发展目标。

另外,为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国家出台相关财关税政策,对新型显示产业予以支持,提高新型显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膜晶显”政策、“分期纳税”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记者: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蓝海,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目前有哪些方面急需突破?

马松林:虽然我国显示产业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一,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但依然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产业链布局集中在低端中下游,关键的上游材料和核心装备技术仍被国外显示巨头牢牢把控,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水平至少相差两代以上的水平,关键材料与核心装备存在“卡脖子”问题:显示材料国产化率30%左右,显示装备国产化率20%(主要集中在外围辅助、测试等低精度装备),核心装备的国产化率几乎为零,产业无法自主可控。

同时,面对液晶面板产能过剩、产业竞争同质化行业发展趋势,日韩等显示强国已加快新一轮显示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为此,在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竞争中,我国必须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以关键材料和核心装备为重点,推进技术创新,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补齐材料和装备短板,提升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整体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

唯有如此,我国才能抓住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历史机遇,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避免重蹈CRT产业的覆辙。

新方法:集结优势力量,有力支撑长远创新发展

记者:本次专业赛入选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如何?

马松林:本次专业赛组委会共计收到401家参赛企业报名,经过资格审查和技术审查,最终有134家参赛企业项目进入初赛名单,而且这134家参企业项目是由技术审查组严格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筛选出的基本符合可建立我国新型显示领域技术发展优势的优秀项目,如项目是否为OLED、QLED、Mini/Micro-LED、TFT、反射式显示、激光显示、AR/VR等重点技术方向,是否聚焦垂直领域内关键技术、是否为关键装备或相关技术、是否应对技术命题等维度进行评价筛选出来的企业项目。

最终经过十多位显示行业专家评审,有近70家企业入选半决赛。在这次入选的企业中,AR/VR、Micro-LED巨量转移、AMOLED发光材料、彩色动态电子纸、近眼显示、全息显示、TFT、超高清激光显示等代表新型显示方向核心技术方向的创新项目陆续入选,可以说此次所入选的企业集结了我国显示领域科技创新的大部分优势力量,基本代表了国内在该领域或者说是在该技术方向的最高水平,部分企业所带来的项目其技术水平甚至是填补国内空白,赶超全球领先水平的项目。

​记者:面对这些优秀的新型显示产业中小企业,如何去更好推动它们的创新发展?

马松林:在推动新型显示产业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方面,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建立的协同创新机制可以提供很好的思路。

在新型显示领域,由于材料与装备研发周期长,研发到应用存在着时间的鸿沟,由于面板龙头企业承受不起不成熟产品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因此国产材料与装备一直存在“不敢用”的问题,从而影响新型显示产业材料和装备的创新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有效整合科研院所、关键材料及核心装备中小企业、面板龙头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科研院所根据国创中心发布的路线图,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开发和攻关;材料和装备中小企业结合科研院所的研究进展,小量试制材料样品,科研院所、材料装备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果共同汇聚到国创中心,在接近产线应用的环境和工艺流程下进行材料和装备的测试、评估和放大中试验证。

国创中心反馈评估验证结果,提出材料和装备的性能改进方向,指导材料和装备中小企业不断创新迭代,当材料和装备的性能指标达到应用指标后,国创中心引导材料和装备中小企业进行材料和装备的放量生产,推介量产材料和装备输出导入下游面板龙头企业。

记者:在国创中心的协同创新机制中,政府、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马松林:政府通过国创中心的建议,科学合理地制定创新政策,汇聚创新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弥补市场创新的短板;科研院所通过国创中心找准研发方向;龙头企业通过国创中心提出技术需求,并主动扶持通过国创中心验证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则通过国创中心主动融入到面板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来导入量产扩大市场规模。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http://www.minimouse.com.cn/plan/2022/1221/98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