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德阳二院这位核酸检测实验室里的“幕后英雄”顺利完成任务平安返川

来时风雪交加,走时满眼春意。4月20日,德阳援吉核酸检测队20名队员圆满完成检测任务踏上凯旋归程,距他们来到吉林支援已经过去21天。从德阳到吉林,2000多公里的距离是这21天让远隔万水千山的两座城市有了特殊的连接。

逆向而行

3月31日,接上级紧急通知,需立即选派医务人员,于当天抵达吉林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德阳二院检验科谭杰栊主动请缨,加入德阳市援吉林核酸检测队,再次踏上抗疫的征途。

谭杰栊说:“上次支援郑州时,我就参与其中做检验工作,一系列操作流程早已烂熟于心。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为百姓的健康尽一份绵薄之力。”

3月的吉林,残雪未融,空气中还夹杂着一丝寒意,看着一条条空荡无人的街道,谭杰栊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到达支援地后,谭杰栊一行人顾不得沿途的疲惫,马上打包物资前往方舱,进行仪器安装调试、性能验证和人员培训,谭杰栊表示:“再辛苦我们都能接受,但绝对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这场无烟的战斗正式开始...

不负重托

4月14日,四川援吉核酸检测队接收了2万余管的样本检测任务,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安全的完成检测任务,总队给德阳援吉核酸检测队分配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为两个方舱实验室做样本前处理保障工作。接到任务后,谭杰栊一行人立即开始行动,争分夺秒一刻也不敢停歇。

正午的阳光火辣辣的,在烈日下接收样本的大白们也是全身“火热火热”的,为了能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穿着防护服的闷热难耐早已被谭杰栊抛之脑后。短短3个小时,德阳援吉核酸检测队就完成一万余管样本扫码接收,八千余管样本编号处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两个方舱队伍。近半天的工作量仅用了3个小时,德阳核酸检测队极高的效率得到了领导及其他地区医护人员的高度认可。

深情赋诗

返程前,谭杰栊回想起这21天与队友们并肩作战的点滴,不禁有感而发,特赋诗、词各一首。

《北国江城》

横跨云端赴江城,

千里支援情谊深。

携手并进克戎路,

花开吉祥暖心神。

《致最可爱的人》

风起月下

整装白衣入方仓

分秒争

毒难藏

汗流士气更高涨

不达目标不出仓

艳阳高照

江城寒风刺心骨

战士立

衣正单

感控严格不能减

奈何克戎路艰险

一身酒意回荡

皆为零感染!

逆向而行、迎难而上,战斗在防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用坚强的臂膀、无私地奉献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用坚定的信念守望着黎明和朝阳。 (医师报陈远航)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