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喂,明白,马上出发!”,时钟刚过晚上八点,现场采样组组长翟曙光又接起了电话。
开展重点人群咽拭子采集、环境采样和送样……在北京市疾控中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疫情第一线,活跃着一位位身穿白大褂,风尘仆仆不停工作的现场采样队员,他们虽然不在临床一线,却和病毒面对面拼力“交战”,他们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守护的是一座城的健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采样人员是最前线的"排雷战士"。他们第一时间接触疑似或是确诊病人,摸清患者就诊前每一个活动细节,对他们曾滞留过的场所、区域进行严密细致的环境样本采集。不漏一人,不留死角,严防疫情扩散,是采样人员的工作宗旨。
近几天,北京寒风呼啸,室外体表温度低于零下20摄氏度,完成采样任务后的队员们,衣服却已被汗水浸透,脸上口罩的勒痕久久难以消去。每次采样时,为确保安全,采样队员必须做到三级防护,穿防护服、戴防护口罩和面罩,进行咽拭子采集、环境样本采集、样本个体编号、样本送检等一系列工作,平均工作时间高达5个小时,他们每次采送样都要克服长时间不能卸装的困难,不能进食进水、不能上厕所。
疫情发生后,现场采样组对顺义区病例经过的数十个场所进行了环境采样,对金马工业园开展全范围的环境采样,重点对物体表面和外包装表面、密封包装中的内部物品的情况进行采样送检。一天的工作下来,现场采样队平均要完成400余人的咽拭子采集、重点环境样本采集1000余份,中间还要连续转战5至6处地点,不少队员在车里就睡着了。回到单位后,马不停蹄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布置第二天采样前各项准备工作。为了确保第二天的采样准备工作尽早完成,一部分队员还要做好第二天的釆样准备工作,进行采样登记、贴管、分装、归拢数据……
一切就绪已然是深夜,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样队员们不能回家,带着一身疲惫和对家人的思念沉沉睡去。清晨,孩子望着空荡荡的床,兴奋的和妈妈说;“爸爸昨天回家了!我梦到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