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四射的广场舞,展现着居民的欢乐
从基础设施不配套、环境卫生状况差,到居民小区干净整洁,健身路径随处可见,卫生服务站、运动场、幼儿园一应俱全。近年来,黑林铺街道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总体目标,以群众反映、关心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的原则,着力解决民生关心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存在的难题与短板,把文明创建工作做成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辖区面貌焕然一新,市民文明养成明显改观,创建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配合和点赞。
党建引领全员发动齐参与
在创建工作中,黑林铺街道当好排头兵和火车头,充分发动属地各单位、各方力量参与到文明创建工作中,每个人都是创建的主人,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党工委靠前指挥,党员模范带头,冲锋在前,哪里有问题创建就跟进到那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落实网格化管理,每一个人都在网格中,没有无关的人和事,落实全域创建、全员创建,做到了“不马虎一项工作、不放过一个问题、不遗留一个隐患”,各单位、各社区都融入到创建工作中,形成了常态化创建合力,有力促进了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保障了创建工作有力有效。
8月,黑林铺街道各社区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万裕社区党总支结合主题党日志愿活动,对辖区企业开展地毯式清查,走街串巷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工作,让厂区环境卫生得到了大幅改善;沙沟社区联合精良物业对西秀园小区15栋共44个单元开展楼道杂物专项清理行动,进一步巩固爱国卫生运动成果,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为引导广大市民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自觉使用公勺公筷,做文明新风尚的引领者、健康生活的受益者,科澳社区由党员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组成的40人宣传队伍,向辖区居民、餐饮商铺倡导使用公筷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折页300余份,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切实将公筷分餐的饮食新风尚推进居民家中,提高了居民对用餐安全和用餐健康的认识。
与此同时,黑林铺街道还成立了“文明劝导队”“治安巡逻队”“红袖套志愿队”“银发志愿服务队”等10多支队伍,参与不文明行为劝导、社会治理和群防群治、志愿服务等工作,每年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少年等评比活动,各社区、各单位积极申报创建文明单位。群众思想境界提高了,公民道德情操得到了熏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展现,文明养成随处可见。黑林铺也把创建做成为民、利民、惠民的的民生工程,创建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肯定和点赞。
重点整治解决“疑难杂症”
面对新接管的高新片区呈现出破产国企及其老旧小区、城中村及其流动人口、繁华商业综合商城、新小区物业等不一而足的多层次业态,黑林铺街道对科新路恒大名都小区、科泰路春光小区、茭菱路经典双城小区、西二环沿线等重点问题区域进行整治。
在整治现场,黑林铺街道坚持充分尊重辖区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既重拳出击抓动态管理,又长效抓静态管理建机制、实施精管善治、精耕细作的工作模式建设,坚决治理高新片区管理顽疾,用宣传教育为主和取缔处罚并举的方式,对店外经营者进行政策法规宣传;对占道摆摊者进行依法整治,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严禁违法经营;特别是对机动车占道经营、烧烤摊点等影响交通秩序、造成环境污染的摊主进行法规宣讲,竭尽全力提升辖区城市管理品质,还辖区居民群众一个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居住环境。
针对辖区海屯路周边存在“黑车”非法营运和大量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按照五华区“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运行机制和“属地牵头负责,部门配合参与”的原则,黑林铺街道联合五华区城管局、昆明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五华分局、交警一大队、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缜密的研判和整治,切实改善了周边市容环境。为杜绝整治效果出现反弹,保障市容环境以及居民安全出行,街道根据各科室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1+7+x”工作模式开展整治及监管工作,做好黑林铺辖区内海屯路周边的问题跟进及日常管理工作,在第一时间进行依法制止、处置,并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
标本兼治确保创文出实效
在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中,黑林铺街道把治标与治本紧密结合起来。治标,即加强街道环境卫生治理,营造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近年来,街道相继投入了600余万元,对辖区的基础设施、老旧小区、安全管理进行改善、修缮和规范,先后对长青路近2公里路面进行硬化,对黑林铺前街、昆源路安装隔离护栏,投入300余万元对三家巷32号院、工商银行宿舍、滇缅大道2623号、海源商店宿舍、海源寺新村等10余个老旧小区进行微改造,安装防盗门800余道,增加灭火器3000多具,为楼道安装照明灯1000多具,更换沟盖板、清理杂物、清掏下水道、楼道墙面粉刷、修砌砖池、排污管网改造,部分老旧小区还引入物业规范管理。
随着街道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每周五开展卫生大扫除,为小区、道路清理垃圾杂物。辖区环境越来越好,卫生越来越干净整洁,秩序更加井然,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一些小区旧貌换新颜,群众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小区改造后,路面平整了,楼道干净了,居住更加安全,还有保安在值守,我们很满意。”居民张女士说。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离不开绿色发展。黑林铺不断优化细化文明创建工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多元增绿、见缝插绿、精准建绿,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让创文真正惠及于民。2019年,街道组织了植树活动,种植楠木1000多棵,两年来,随着对一些道路、小区进行补种、绿化,现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
治本,即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提高人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为进一步推动市民群众知晓创建、关心创建、融入创建,黑林铺街道坚持每年组织大型“文化惠民”三下乡活动,每月至少组织1次室外活动,将践行核心价值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结合在一起,利用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演讲比赛、文化活动、文艺演出等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群众广泛宣传创文的相关内容。有时也会主动邀请群众上台演出,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进行倡议,较好地进行示范带动。另外,在辖区制作文化宣传栏、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栏、文明创建宣传栏等10多种20余处,投入80多万元及时维修群众健身路径、新增路径2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多册。
志愿服务暖心社区惠民生
近年来,黑林铺街道注重党员的管理教育,强化党员模范作用发挥,认真抓好党员和群众的志愿服务,在街道党工委的带领和组织下,党员们自觉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主动投入到服务群众工作中去,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党员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需要党员就跟进在哪里。其中,龙院社区的“心手相牵”志愿得到了群众肯定和点赞,志愿者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新时代的“活雷锋”“贴心人”,志愿服务队被称呼为“应急队”“救火队”。
在2018年黑林铺街道党建示范带建设中,龙院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123”工作法,扎实有效开展“心手相牵”志愿特色服务,努力践行“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宗旨,全方位做好志愿服务,在辖区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为示范带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推动了党建群团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来,社区工作驿站以“践行志愿服务·传承雷锋精神”为主题,以敬老、助残、帮困、社区服务为内容,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的时间节点,组织70多名志愿者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志愿帮扶活动12次,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家电维修、就业咨询、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20场次,服务群众人数达1200人次;以“保护滇池 春城志愿者在行动”为主题,每月组织50名志愿者开展治理污染等环保志愿服务和生态建设活动12次。通过志愿服务平台整理群众需求清单40个,安排项目清单40个,落实服务清单40个,完成率达100%。
龙院社区志愿团队不断延伸志愿服务,拓展服务内容,改变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及时高效周到的服务,把志愿服务做得更加“贴心暖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