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文明城市人人创建 文明成果人人共享

冬日阳光明媚,滇池大坝上红嘴鸥自由飞翔,引来游人无数,人鸥和谐的画面其乐融融;夜幕降临,“孔雀”华灯初上,滇池路上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彩绘惟妙惟肖,七公里转盘民族大团结雕塑熠熠生辉……

文明城市人人创建 文明成果人人共享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自全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下称“滇池度假区”)始终坚持把创文工作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作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全区干部职工对标发力,奋力攻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辖区城市面貌更加靓丽,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城市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片更加鲜亮。

人人参与 打好创文“全民牌”

创文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滇池度假区第一时间建立了“1个创建工作指挥部+10个分指挥部+7个督查组+5个工作组”创建指挥体系,实行区创文指挥部统筹抓、职能部门重点抓、街道着重抓、社区兜底抓,分级分类推进创建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认真对标创文指标体系,滇池度假区还制定《确保“六个不滑坡”推进“六个持续提升”工作方案》《建立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机制实施意见》《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度假区三年行动计划》等制度,确保创建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下沉工作力量,建立“党工委班子挂钩联系社区”“职能部门包保社区”“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制度,指导、帮助基层开展创建工作。将文明创建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形成“1+7+X”的七进网格工作格局,机关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社区支部书记下沉社区、进网入格,合力开展文明创建,确保发现问题在基层,解决问题在部门,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问题。

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共享”的理念,滇池度假区完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开展12项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主干道、支次道路和背街小巷进行了维护、修复,完成22个老旧小区“微改造”,整治规范4个农贸市场,建成标准公厕40座,新建200余个停车位,解决民生事项5000余件,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

在推进创文工作过程中,滇池度假区积极动员辖区61家驻区单位参与,激发群众主人翁精神来“共驻共建、共筑共享”;引导辖区18家文明单位融入创建大潮,与社区结对子,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参与创建,使创建接地气、顺民意。

此外,还鼓励发动辖区居民、经营户参与创文工作,开展“身边卫生我打扫”“社区环境我监督”“文明行为我先行”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小区楼栋长制,依靠群众“民管民”,人人参与创文,打好创文“全民牌”和“整体战”。

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干干净净迎国庆同心共建文明城”“依法文明养犬共建文明城市”“滇池保护治理·志愿者在行动”“春城志愿行·滇池明珠清”等多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注册志愿者人数9915人,累计发布活动项目1255个,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营造了“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的浓厚氛围。

引领群众 崇尚文明树新风

按照“改造升级一批、取缔关闭一批、新建扩建一批、收购回购一批”总体思路和“谁主办、谁负责”原则,滇池度假区全面开展集贸市场软硬件提升,治理集贸市场“脏乱差”现象。目前,辖区内新建农贸市场2个,局部改造农贸市场2个。

为营造畅通的交通环境,滇池度假区全力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以“七进”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为载体,深入开展交通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引导辖区广大市民文明行车、文明出行,提高市民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意识。开展“礼让斑马线”“一盔一带”等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整治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行人乱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突出问题,建立文明交通劝导员长效管理机制。

扎实开展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突出“建”,打造以永昌湿地、捞渔河湿地、海洪湿地为代表的生态绿化景观示范,提升公园、生态湿地和湖滨绿地品质;突出“治”,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河岸绿化工作;突出“管”,建立多部门联合参与的环境执法和环保网格监管制度,精准提升滇池水体水质,度假区已成为昆明市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

在辖区主次干道、重要交通节点、重点区域,精心设计、制作与城市景观风貌相融合,与度假区产业特点相承接,与市民欣赏习惯相契合的公益广告,以户外公益广告牌、精神文明宣传栏、景观小品、灯杆道旗、花草牌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依托“魅力海埂、耀动滇池”“激情大渔、华丽蝶变”2个特色文化品牌,滇池度假区先后开展了“最美度假区人”“最美家庭”评选表彰,举办道德模范“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校园”巡回宣讲活动、“SHOW美滇池度假区”微视频大赛,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激励人,在全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引领群众崇尚文明、追求文明。同时,还用少数民族语言录制15个创文宣传视频,将公益宣传与景区景点旅游环境相融合。

一年四季 红塔路鲜花不断

2019年以来,滇池度假区以10条道路为重点,全面开展“治脏”“治乱”“治差”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增绿”“添彩”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7%,人均公园绿地65.2平方米,道路绿化率、河道绿化率均为100%。并将主次干道、城中村道路、农村道路、公共绿化带、河道及两岸绿化带纳入日常清扫保洁范围,确保环卫保洁作业全覆盖,不留空白。

今年全市62条道路整治提升,滇池度假区承担了滇池路、广福路、红塔东(西)路、观景路、怡景路、湖滨路、前卫西路、环湖东路、金柳路、迎海路、南绕城红线范围外(度假区段)等11条道路的整治提升工作任务,道路总长约33.67公里,总投资概算约5.32亿元。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U型断面的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建筑物立面、广告店招、照明设施、绿化景观、城市景观等进行综合整治提升,着力解决城市市容和生活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全面提升辖区的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

在整治过程中,滇池度假区充分结合道路实际情况,融入度假区文化元素,高标准、高质量将其打造成蕴含滇池文化特色,满足现代交通出行、承载市民美好记忆的景观大道。同时,紧扣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要求,对道路进行海绵化改造,努力形成一个节点一个景致,一条道路一个特色,推动度假区城市功能、城市品质、城市形象实现大改善、大提升。

以红塔路为例,滇池度假区紧扣“冬樱花未稀、绿地添新意”的设计主题,在红塔西路全线补种了冬樱花,在红塔东路及西路加种了1900株树状月季,打造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的美景,为整条红塔路全线公共空间增色添彩。整治提升之后,红塔西路上树状月季的花期可以从3月底持续到11月底,正好弥补了冬樱花凋谢之后的绿化景观。

紧扣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要求,滇池度假区还着重对滇池路、红塔东路、红塔西路、迎海路等主要道路进行海绵化改造。通过更换人行道结构层、铺贴透水砖、调整路面雨水流向、提高低洼路段路面标高等措施,提升道路环境友好程度及通行舒适度,有效改善城市内涝,实现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生态和谐、设施完善的工作目标。

厕所革命 获市民游客一致好评

小厕所改善大民生。在滇池度假区观景路中段的旅游公厕,屋顶依梧桐树而建,抬头能看到蓝天白云、绿树成荫,还获得了全国“最美公厕”称号。公厕内的隔离门设计成“七彩门”,墙上还挂着装饰画,极具艺术性。除满足如厕需求外,公厕门口还有环卫工人饮水点、爱心驿站、休息条椅等,可为市民及游客提供热餐、充电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同时,厕所内专门设置了一个家庭卫生间,专门为带孩子的家长以及不方便的老人和残疾人提供服务,也获得了市民和游客的一致好评。

不仅是观景路中段的旅游公厕,滇池度假区在辖区内建成旅游AAA标准直管公厕40座。这些公厕都是委托专人管理,保洁人员从抹布的摆放、台面擦洗、礼仪、行为等均进行了专业培训,经过严格考核后方才上岗。在日常的工作中,公厕管理人员也要对公厕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诫和引导,以培养市民良好的如厕习惯。同时,计划改造洗手设施共计92座。截至目前,已完成69座(其中,建成31座,改造38座),在建34座,正在改造41座。

坚持创建为民的宗旨,滇池度假区还投入480多万元,对渔户村进行微改造,新建200余个停车位,更换235块店招店牌,重建临时垃圾转运站,整治集贸市场“脏乱差”现象;筹措776万元,完成辖区16个小区整治提升工程,惠及14个老旧小区、2个新建小区;完成6个老旧小区雨污水管网排查及整治、沟渠清掏等工程,解决小区雨季常年淹水的困扰;规范滨江社区划线停车位,整治社区道路,设立不文明行为“曝光台”,采取“民管民”等措施,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

滇池度假区还大力发展地摊经济、夜间经济,对摆摊设点的具体点位和时段进行精准设计和规范引导,有效保证民生需求,满足群众需要。其中,“海埂夜明珠集市”“云南文创D空间”等项目以崭新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受到广大市民和创业群体的赞誉。

站上新起点,扬帆新征程,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今后,滇池度假区将继续巩固创建成果,把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建设管理、加强基层治理、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结合起来,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载体,不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从海埂片区向大渔片区辐射延伸,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厕所革命”,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辖区内的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和文明创建成果。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http://www.minimouse.com.cn/plan/2020/1124/8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