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我们在行动」双流妇幼保健院80后男护士的战“疫”日记

自奔赴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感染疾病科二病区至今,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团总支书记、手术室护士刘建康已在抗疫一线坚守10余日。这场特殊的战“疫”,让这位“80后”男护士蜕变成扛起抗“疫”大旗的护理“战士”。

挂帅出征

刘建康 区妇幼保健院团总支书记、手术室护士

妻子在行前亲手为他剪了一个最“帅”的发型

2月23日,双流区妇幼保健院召开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应急人员赴区第一人民医院行前动员会,从全院各科室抽调的6名精兵强将整装待发。医院团总支书记刘建康,临危受命,担负起6人应急小组组长的重任。

相比女护士而言,男护士相对体力、耐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往往被医院安排在工作强度大、风险大、压力大的科室。刘建康也不例外,到区一医院报到的第一天,他就被分配到了感染疾病科二病区,也是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前沿阵地。

在这里,医务人员常常需要采集病人呼吸道咽部分泌物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而咽拭子的采集均是由护士负责完成的。这是一项高风险操作,与患者几乎是零距离。为降低感染风险,刘建康对照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化培训,从正式进入隔离病区开始到现在,他一共采集了咽拭子和鼻拭子共计100余份,没有一例无效标本。

湿透的工作服

他说:“对于医护人员而言,真正的困难还不是这些高标准的护理操作,而是每天必须穿着防护服上班。因为穿上防护服后是有严格要求的,一旦换下,必须全套重新更换。而现阶段防护用品仍然紧缺,医护人员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要穿6小时左右,这期间是不能喝水、吃饭、上厕所,为此,科室医护人员大多都穿上成人纸尿裤。一个隔离班上下来,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脸颊上也被护目镜勒出一道道深深的压痕!”“辛苦、累,是难免的。但是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心理承受的压力更重。所以心理疏导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看到通过沟通解释、知识普及,病人能够安心配合检测。看到感染排除后,他们释然的笑容,那就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翻看他在感染疾病科第二病区的工作日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毕业这么多年,所幸初心未改,坚定不移,让我有幸参与这场战“疫”,履行当初许下的那些承诺!”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