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警惕:语音助手“劫持”技术升级

日前,在加州召开的国际信息安全界顶级会议“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安全会议”上,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严奇犇教授带领的SEIT实验室,联合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学者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技术——SurfingAttack。

据了解,SurfingAttack是一种崭新的且具有颠覆性的攻击技术,依托固体材料中声音传输的独特属性而设计,通过利用在固体介质中传播的超声波导波,进而达到攻击语音控制系统的操作。

其中,该攻击可以在更长的距离内使声控设备与攻击者之间进行多轮交互,而不受视距的限制。而静音攻击交互循环的操作则意味着SurfingAttack可以在其中启用新的攻击方案,比如劫持移动短消息服务(SMS)例如验证密码,或在用户毫无感知的情况下利用用户的手机和合成声音进行难以防范的虚假欺诈呼叫(电信诈骗)等。

此前,严奇犇教授曾向英国科技媒体The Register的记者介绍到,“我们相信SurfingAttack是一种非常现实的攻击。信号波形发生器是唯一体积庞大的设备。一旦我们用智能手机替换了它,攻击设备就可以随身携带了,这意味着这种攻击的辐射范围正朝着坏的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