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瑶,2019年8月新入职市疾控性艾所的一个“90后”小姑娘。
这个春节是李茜瑶参加工作以后的第一个春节,提前请好假回到内蒙古老家,本打算好好陪爸妈过个年,新冠肺炎疫情来了。收到中心返岗通知后,第一时间订票返京,回来后直接投入战斗,大年初六抽调到朝阳疾控密接管理组工作至今。
“密接”,是对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简称,对密接人员实施居家或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措施。
李茜瑶所在密接管理组的工作就是这项措施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每天,她要收集汇总朝阳区流调人员采集的密接信息,按照住址分发给相应社区,在外区外省居住的要上报市疾控再转出,还要接收市里横转的密接人员,处理外省的协查函。每天下午5点,她要汇总各个社区上报的所管密接人员的健康监测状况,作出继续观察、解除观察或者进一步医疗处置的处理意见。
作为区级密接人员信息的交换中枢,除了文件交换,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接打大量的电话。各项工作要求随着疫情防控的需要实时变动,每天都要不停地核实、沟通、落实,电话都要长到耳朵上了。早8点到晚10点的白班,实际上经常快到12点才下班,小姑娘没有一句抱怨,在认真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还会主动帮助其他人承担工作。
没有现场流调工作的高风险,也没有穿上防护服的仪式感,密接管理的工作繁琐、细致,信息还必须及时准确。“一个都不能少”是原则,让每一个密接者都纳入医学隔离观察,既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又能将潜在的传染源与健康人群隔开,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李茜瑶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对整体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聊起一起工作的同事,李茜瑶的话明显多起来:“我们密接组的组长王丽娟王姐,刚开始的时候好几天都回不了家,也顾不上睡觉,两个手机一个座机,这个还没挂,那个就又响了,几乎每一分钟都在电话上。还有咱们中心的谭健老师,对我帮助特别大,因为要处理的信息太多了,谭老师总是及时提醒我,避免我遗漏。大家还特别照顾我,开车的同事看我晚上回家交通不方便,就绕路把我送回家。大家工作都特别敬业,特别认真,工作很累,可谁都没有抱怨。”
1月18日,李茜瑶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看着周围一大批勇于担当、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先进典型党员,奋战在这场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的前线上,我深受感动和鼓舞,更加坚定了想要加入共产党的决心。”这是她真实的感受。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年轻的“90后”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投身这场全民战“疫”,有了一段“浓缩”的经历和体验。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豪言壮语,在平凡的岗位上迅速成长,体会疾控人的责任与使命,感受身边党员的力量,树立人生的信仰。
不负韶华,书写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