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有不少的双职工家庭,性艾所王娟和职业卫生所的叶研就是其中的一对,两个女儿大的上小学,小的刚上幼儿园。王娟自己还是独生女儿,双方都有老人需要照顾。在这场防疫战斗打响的时候,夫妻二人携手走上疾控流调一线,展现了疾控人的责任和担当。
腊月二十八,中心的紧急通知通过微信群传达到了每一个职工,取消春节外出休假,做好疫情防控的准备。两口子二话不说取消了很早就计划安排好的国外度假行程,那也是两个女儿期盼已久的全家出行。退酒店退机票损失了几千元,没有一丝犹豫,手快到各个平台还没给出退票的特殊政策。
疫情初始,叶研就被中心抽调到防控专班宣传组。中心组建一线流调队时,性艾所所领导考虑到他们家中的实际困难,没有将王娟放入第一批队员考虑。王娟主动找到所领导,表示自己家的困难可以克服,要求一线流调工作。她说自己想的很简单,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干的也是这个工作,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
家里的两个孩子,刚开始每天一大早就被叫起来迷迷瞪瞪地就跟着出门了,送到姥姥那儿,晚上几点下班就没准了,经常是很晚再从姥姥家接回家,跟着大人披星戴月。后来两口子都上了现场流调队,排进了24小时值班,干脆孩子就放到了姥姥家。俩人下班回家关注的也是网上和电视里的疫情动态,经常也会讨论。结果就是把孩子熏陶的见了爸爸妈妈的面儿,会问问现在有多少人得病了。
疫情防控形势越发严峻,一起复杂的聚集性疫情需要派人驻点工作,业务能力扎实出色的王娟主动要求现场驻点工作。连续几天,跟战友们扎在现场,研究流调报告,排查密切接触者,组织现场采样工作。所有庞杂的信息要抽丝剥茧,梳理清楚,确定传染源,划定密切接触者按规定隔离观察,提出各项防控措施,监督落实到位。高强度的工作,每天持续到很晚,到半夜回家终于能躺在床上了,却因为大脑的高度紧张,累却睡不着。
两个人排班不一样,平时各忙各的。10号一大早被同事拍到在单位门口,各自上车奔赴不同现场。同事发了朋友圈,好多人转发,连孩子同学家长都知道了,这让王娟觉的有点不好意思,说这就是本职工作,大家都在这么工作啊。
微信里问了王娟一个问题:这些天来哪一个时刻最让你感动?过了很久看到了回复:
“看见年轻的同事们穿上防护服,互相检查整理好,拎起采样箱,义无反顾走进隔离区的时候,鼻子发酸......”
嗯,懂你,这份感动,来自对于疾控这个职业的热爱、责任和担当。
疫情还在继续,我们也一直在战斗。
王娟和叶研是疾控人的一个缩影,
疫情来临时,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面对任务的坚决果敢。
跟他们聊聊自己的工作,说出来的都是轻描淡写,
实际工作起来,专业严谨毫不含糊,
出现场,做流调,提措施,写报告,
更像是隐秘战线的战士,很少高光时刻,
却是这场战役中无可替代的力量。
每一个疾控人,都在竭尽全力,
心底是对人民健康安宁的守护,
是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责任和担当。
一首小诗,致敬王娟和叶研,也给所有的疾控人。
身为疾控战士,
岂容瘟疫横行。
愿舍一家团圆,
换取万户安宁。
出现场,做流调,
无惧风险并肩行。
没有豪言壮语,
只有果敢前行。
疫情面前勇敢担当,
白衣侠侣战疫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