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南昌投入支持人脸识别、大数据检测的智能分类回收机

人脸识别、大数据监测、错投警示、垃圾变现……近日,当智能技术赋能垃圾分类,在丹石社区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以前小区里虽设有分类回收垃圾桶,但垃圾分类就是没法落实。”丹石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丽说,垃圾分类一直是小区1600多户居民面临的难题。

2019年9月以来,南昌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辖内小区试点引入智能分类回收机。

记者在丹石社区看到,智能分类回收机设置饮料瓶、纺织物、纸类和有害垃圾4类,每类垃圾设有储存仓和投递入口,上面用图文列举每类垃圾的特征,回收机两侧设摄像头监测错投行为。

赖琴菊常带着孩子来投递废品,两个小孩对人脸识别和智能互动很感兴趣。赖琴菊说:“智能分类回收机安装以来,我会教孩子平时注意收集废品投递,他们也乐在其中。”

如今的丹石社区,楼道清爽了,单元门口不再“一地狼藉”。智能技术赋能,助力垃圾全天候分类投放。

目前,智能分类回收机已覆盖南昌市70个社区、15万户居民,节约自然资源290多吨。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