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速览】
昆明经开区党工委按照省委组织部试点工作要求,结合既有街道、社区,又有园中园的实际,在主题教育中创新开展园区党建工作,通过打造“一网四品五张牌”,织密城市基层党建服务网,为开发园区如何抓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探索了新路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昆明经开区党工委认真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认真践行宗旨意识,找差距,补短板,强服务,聚焦基层关心关注的服务群众、队伍管理、园区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党工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经广泛、深入调研,制定了《经开区实施园区党建示范工程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19—2021年)》,围绕“系统性规划、一张网布局、全领域推进、精准化服务”的工作思路,通过点亮“一网四品五张牌”,织密城市基层党建一张网,切实把党组织的组织资源、优势活力转化为服务园区、服务民生的不尽源泉和不竭动力,把为民服务解难题往深里做、实里做,让基层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成效。
措施办法
(一)以“结对共建、同心共进”为主题,建设昆明经开区党工委“1+1”定制党建结对共建圈。以签订“一对一”共建协议或建立共建清单、搭建共建平台为抓手,推动昆明经开区与驻地单位党建互联互动,实现政治理论联学、思想教育共抓,实践活动联办、优势资源共享,党员队伍联建、中心工作共抓,进一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共建圈内首批结对共建的单位共有12家,辐射各类党组织1410余个、党员25702名。
(二)以“共驻共建、共治共享”为主题,建设果林片区15分钟跨界融合联动服务圈。推动果林片区涉及党组织及有关党群活动场所系统谋划、精准定位、逐个提升,建立统一领导、协调各方、有序推进的联动联调机制,联建联动、促进交流、发挥作用、完善治理,扩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集群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科创园·果林众创打造覆盖(楼宇党建)、服务(一站式服务前台)、辐射(党建联盟阵地)、孵化(创业创新服务型)、扶持(红色企业服务)、赋能(资源产业链整合)的“6F”服务模式,着力加强公司党建工作融合创新工作,深入推进双创党建、楼宇党建、物业党建工作。
(三)以“党建引领,服务企业”为主题,建设昆明经开区双创党建示范走廊。聚焦园区营商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昆明经开区拥有全省首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全国首个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等优势,整合全区各创业园区资源,突出“一园一品”,再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9月5日,昆明经开区文化党建示范基地挂牌仪式在昆明学院艺术众创空间举行,文化党建示范基地的挂牌是经开区充分发挥全省首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优势,探索与高校优质创新创业资源结合,创新“文化+基地”模式推进园区党建示范工作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双方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迈上新的台阶。全区各级各类创业服务平台增加到14家,实际入驻企业1571家,累计带动就业人数12714人,成功孵化出园企业525家,着力探索有经开特色的“双创”新路径,打造一批具有经开特色的“双创”品牌。
昆明学院艺术众创空间揭牌
(四)以“党建引领、传承发展”为主题,建设阿拉撒梅文化党建引领示范带。聚焦阿拉街道彝族撒梅支系社区建设,在党建工作促进民族文化内涵发掘、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党员群众活动场所建设和文化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下功夫,以党建引领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区实现有效治理。建立对外服务场所的使用服务规范体系,实现“三个有”,即在相应场所有实际便利的服务举措、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有特色鲜明的导览讲解。场所以“点”编号,总体编入“党建+民族文化传承”导览图。
正在学习撒梅歌曲的孩子
(五)以“共融、共通、共享”为主题,建设“数字经开”智慧党建平台。聚焦提升园区党建工作信息化、智慧化水平目标任务,在云岭先锋APP现有功能基础上,延伸开发“数字经开”智慧党建平台,包含“组织工作”“园区党校”及魅力经开的“数字经开”“效率经开”“活力经开”“幸福经开”“七彩经开”五张牌共7个功能模块,下设“园区服务”“志愿活动”“资源共享”等23个子系统,推进智慧党务、智慧政务、智慧服务等深度融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掌上精准便捷服务。
园区党建示范工程三年行动启动大会现场
(六)以“一网四品五张牌”为总体布局,务求实效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截至9月底,园区党建示范工程三年行动共布局157个阵地矩阵点位,包含60余个重点点位及示范基地,今年首批打造38个重点点位;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各领域党群服务中心,园区党校、分校、街道党校和教学点,实训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机关、社区、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员活动室等4类阵地矩阵(包括已建成和在建)累计超过70000平米,累积投入专项经费2694万元,辐射园区1.6万余家单位和组织,12万党员群众。“两圈一廊一带”四个品牌中:以“1+1”定制党建结对共建圈,共与12家央企、国企、部队、院校等结对共建,辐射各类党组织1410余个、党员25702名;果林片区15分钟跨界融合联动服务圈共囊括18个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及有关党群活动场所,辐射各类党组织526个、党员7014名;双创党建示范走廊共纳入“双创”平台及点位15个,辐射各类党组织21个、党员193名、企业300余户;阿拉撒梅文化党建引领示范带共覆盖阿拉街道涉彝族撒梅支系的5社区、共10个点位,涉及各类党组织27个,覆盖党员707名。
石坝社区火把节篝火晚会
成效启示
(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是做好各项工作,为民服务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通过以昆明经开区党工委为轴心,对园区—街道—园中园(楼宇、平台、商圈、市场)进行“一张网”全覆盖管理,做到“联系无遗漏、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构建基层党组织联建、党群利益联接、基层治理联动新格局。通过进一步理顺“园区—园中园(楼宇、平台)—企业(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管理体系,依托楼宇、商圈、市场、重点项目、小区物业等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注重“一带多”引领效应,抓好平台型、枢纽型等“牵头抓总”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在园区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通过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五个基本”建设要求,全面提升各领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真正使基层党支部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切实转化为推动服务走深走实的有力举措。
(二)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得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要得益于党员支持、得到群众认可,才能形成影响力。经开区通过将党的建设引领营商环境建设目标任务,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站)为重点,统筹各类园区要素,整合法律服务、投资融资、代理代办等各类资源,建立“党员专家工作站”“先锋示范岗”等各类平台,探索建立党建领跑、创新融合、精简流程、高效便捷的“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鞭”管理工作新机制,全力打造亲商、护商的优质营商环境。通过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目标任务,以落实“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街道体制改革,优化社区资源配置,推进街道赋权扩能减负和社区减负增效,探索建立党建服务民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新机制。通过发挥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以海归创业园等多个创业园区为重点,提档升级办公场地、物业服务等基础服务,加快完善创业导师、投融资、市场拓展等高端增值服务。通过强化服务功能,整合各类政策资源、人才资源,发挥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公共实验室等创新创业资源优势,切实把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转化为服务创新创业走深走实的有力抓手。
(三)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力得到拓展。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尤为重要,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活力,有创新才有服务能力。通过打造“党建+精准服务”升级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驻区企业和辖区群众服务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不断完善招商政策、拓宽金融服务、法律咨询、代理服务等渠道,提升和优化服务质量,营造浓厚的尊商、爱商、护商氛围,实现招得来商、留得住人、园区发展得好,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通过打造“党建+基层治理”,构建“扁平、集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机制、居民自治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让党建引领有抓手、好操作、能持久。通过打造“党建+双创”新亮点,充分发挥昆明经开区作为全省首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平台优势,加大对创新、创业、创造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才服务能力,注重党组织在新兴产业和“高精尖”产业领域的覆盖。通过打造“党建+民族文化”,以撒梅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发展,挖掘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发挥民族文化团结凝聚人心作用和特色产业致富带富作用。通过打造“党建+互联网”,依托昆明经开区城市智能运营中心(IOC),打造区域互动、数据互通、信息互联、资源共享的数字经开网格党建智慧平台,为服务园区提供“智慧大脑”。通过党建+的模式,切实把开拓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力转化为服务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撰稿:罗昱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