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智能车发展规划》,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城市协同发展

11月1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浙江省智能汽车创新发展规划(2020-2025)》(下称"《规划》"),提出:到2022年,全省基本形成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能设施、智能城市协同发展格局,智能汽车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L2、L3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广泛应用和规模化量产,新车L2级别搭载率达到80%以上。到2025年,智能汽车产业技术和产业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L3级智能驾驶汽车新车用户渗透率达到60%以上,培育形成3-5家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汽车企业,智能汽车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

《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包括:突破智能汽车关键技术强化创新链,优化智能汽车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推动智能汽车测试与示范丰富应用链,建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政策链等等。

其中,在突破智能汽车关键技术方面,《规划》提出,要重点突破环境感知、高精度定位、规划决策、控制执行、虚拟仿真、汽车超算平台、智能汽车软件平台等卡脖子技术。加强车联网与车路协同技术研究。

另外,浙江将鼓励智能汽车示范区建设,包括支持宁波杭州湾、湖州德清等地建设自动驾驶示范区,推进杭州云栖小镇人工智能与智能汽车结合,率先实现5G与车联网覆盖。构建支持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环境,探索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系统的结合路径。配合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逐步扩大示范区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为推进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和相关政策必不可少,因此《规划》提出,将加强法律法规适用性研究,在地图测绘、数据监管、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管理、商业牌照发放、商业应用等方面先行改革,推动规制创新,明确相关主体责任,支持真实场景下的智能汽车应用示范。

在智能汽车标准建设目标方面,《规划》提出,将统筹车用通信协议、数据传输、充电技术和接口等标准的修订,构建智能化道路建设标准体系和互联互通体系,引导企业建设智能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推动智能汽车标准国际合作。

到2022年,浙江将基本形成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能设施、智能城市协同发展格局,新车L2级别辅助驾驶技术搭载率达到80%以上,搭载L3级及以上的智能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化商业应用。

继电动化之后,智能化已成为全球汽车企业重点发展方向。据了解,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正在积极建设智能汽车测试和应用示范区,智能汽车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前不久,于浙江德清举办的"2019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在年内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据了解,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正在积极建设智能汽车测试和应用示范区,智能汽车产业已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如今,智能化已经被众多国家和汽车企业认定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在此前的底特律车展上,智能化成为全球汽车企业集中展示的重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亦表示,全球汽车产业正在步入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主的转型升级时代,发改委将不断完善政策,加快推动智能汽车发展。众多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自2019年开始汽车智能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提升的主要动力。

林念修介绍,发改委等部门将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谋划,未来将在建立智能汽车发展的统筹机制、推进汽车制造与互联网等相互融合、提升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水平和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等五大方面持续发力,推进智能化汽车发展。此外,发改委计划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比例达到50%,到2035年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