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市疾控中心卫生毒理所参加2019年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

2019年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于10月28日-31日在天津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中国毒理学会工业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天津医大公卫学院承办,毒理学杂志等八个单位协办。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毒理所李国君研究员及《毒理学杂志》编辑部宁钧宇主任等8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大会以“环境与健康:新视角和新策略”为主题,分为七个专题论坛,包括基于大数据和多中心队列的环境流行病学及健康风险评估;环境污染物的健康效应与毒理学机制;新型污染物和环境物理因素暴露的健康影响等。大会邀请了国内环境科学、毒理学、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主旨报告,卫生毒理所所长及北京预防医学会毒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李国君研究员应邀在“环境污染物的健康效应与毒理学机制”分会作了题为“Prediction of Chemical Toxicity by Automated Phenotypic Profiling of C.elwgans”的主旨报告,向与会者介绍了我所线虫技术平台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化学物毒性筛选、颗粒物毒性研究和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聂燕敏同志进行了题为“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DEHP)对健康影响的危害评估”的专题报告,展示了我所近年在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领域所做的代表性工作。与此同时,大会还设置了期刊编委见面会,《毒理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宁钧宇副研究员出席了会议并作会议报告和介绍。
会前,我所向大会提交的题目分别为“Prediction of Chemical Toxicity by Automated Phenotypic Profiling of C. elegans(李国君)”、“基于线虫模型的大气细颗粒物所致寿命及健康寿命的影响研究(李子南)”、“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DEHP)对健康影响的危害评估(聂燕敏)”、“砷对健康影响的危害评估(张维)”、“不同污染来源PM2.5对线虫寿命及健康寿命的影响研究(张文静)”、“锰对血-脑脊液屏障上皮细胞周期影响的实验研究(何雨欣)”、“基于体内彗星实验的硝酸镧遗传毒性评价(韩高超)”的征文均被采用,会上进行了相应内容的壁报交流,对我所近些年在模式生物、神经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及风险评估、基于创新性研究方法的稀土元素毒性研究等方向的工作做了全方位的展示。
本次大会众彩纷呈,是一场难得的学术盛宴。北京市疾控中心卫生毒理所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在科研上夯基础、求创新,这些成果在此次大会上得到了良好展现。不仅受到了各领域同仁的充分肯定,也为今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了新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响应“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题,继续在创新型科研发展的道路上下苦工、多钻研,努力提高我所的科研水平。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