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我们健康的一大威胁。目前,它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也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大约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发生脑卒中。不过能让我们松一口气的是,几乎所有的脑卒中都是可以预防的。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让我们一起认识脑卒中,预防脑卒中。
大脑就像我们身体的“司令官”,血管承载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为脑细胞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当血管堵塞或者破裂时,血供中断,导致脑细胞损伤或死亡,进而引发各种功能障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卒中,也称为脑血管意外。
脑卒中不仅可能导致残疾和死亡,对于脑卒中幸存者,也可能会面临基本的生活挑战,如行动不便、交流困难、思维和性格的改变、失去工作和社交等等。
如果您有以下这些习惯或问题,那么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就会升高了: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大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颈动脉狭窄等。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
脑卒中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它“攻击”的目标。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提高对它的“警惕性”,加强预防。
1.应对“三高”
几乎一半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五分之一的脑卒中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定期检查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听从医务人员建议,及时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来维持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水平。
2.管住嘴,迈开腿,维持健康体重
几乎一半的脑卒中患者都有饮食习惯不佳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食应尽量多样化,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身体活动方面,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锻炼可以降低25%的脑卒中风险。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还可以帮助我们维持体重在健康范围,这也是预防脑卒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3.戒烟限酒
任何类型的烟草使用和烟草烟雾接触都对健康有害,因此戒烟和避免接触二手烟是脑卒中预防的一个要点。尽量不饮酒,长期或一次性的大量饮酒都是不可取的。
4.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抑郁和压力可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近2倍,保持心理健康、情绪平和也很重要。
应对脑卒中,还要躲开这些误区。
1.换季时输液,能预防脑卒中?
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药效可以维持几个月之久,药效会随着输液结束而很快消失,因此,短期输液不可能长期预防脑卒中。而换季输液的通常都是老年人,老年人本来就血管弹性降低、变脆,反复输液容易引起皮下出血,甚至静脉炎,使得血管到该输液治疗时更不容易进针。而且输液会在短期内增加血容量,对有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有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因此,没有相关脑卒中症状,换季时单靠短期输一、二种药物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
2.脑卒中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年轻人不用担心?
虽然脑卒中的主要患病人群是老年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可以“高枕无忧”。脑卒中正在越来越年轻化。有研究发现过去20年来20~64岁的脑卒中人口增加31%。而且随着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年轻人群体中日益常见,年轻人积极加强预防,远离脑卒中十分必要。
3.脑卒中发生突然,没办法及早识别?
脑卒中发生后及时送医救治,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这就依赖于及早识别脑卒中发生前的一些征兆。比如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等。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或拨打120。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biz@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