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昆明市五华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召开。
本次会议共有11项议程,包括审查和批准区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地方财政决算(草案)以及听取和审议2019年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五华区2018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五华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法院《关于诉讼多元化工作情况的报告》,人事任免,对区教育体育局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专项评议,其他等。
力争把厂口建成离昆明主城最近的花卉小镇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高原特色农业方面,五华区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该区农业生产区域离城近、交通便捷等优势,积极调整种养业结构。2019年上半年,五华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
接下来,五华区将强化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香料精品种植示范园区、白泥潭水果观光采摘示范基地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发挥好澳大利亚林奇花卉项目示范效应,积极引进有实力的花卉、种苗培育企业落户厂口片区,力争把厂口建设成为离昆明主城最近的花卉小镇。
同时将进一步强化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入适合的企业入驻农业园区,实现农业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成为当地及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和产业基础。持续加大“水电路气”的配套力度,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老108线中修工程、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及2018年水毁道路修复工程。实现西翥引调水工程全面通水、完成瓦恭社区中魏家光伏取水灌溉工程,修复一批灌溉水库坝塘,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逐渐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1.76万人
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方面,近年来,五华区政府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将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在昆明市率先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率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全区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从2007年的2.81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21.76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初步构成,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
五华财政每年拨付100余万元保护文物
文物保护方面,结合翠湖博物馆群落的打造,于近期顺利完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卢汉公馆暨云南起义纪念馆的免费对外开放,现每天的参观人数已达2000余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年内五华区政府还将实施翠湖南路65号宅院的修缮和博物馆的开放工作,同时配合好云南大学完成袁嘉谷故居和王九龄旧居博物信修绪及开放工作。这一系列博物馆的相继开放将促进整个翠湖博物馆群落的打造,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社会价值,不断提升五华区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
截止目前,五华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1项,在全省属于文物数量较多、文物级别较高的县区,位居全市第一。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类别包括:古建筑、古遗址、石刻及摩崖造像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是五华区文明史的纪实写真。自2014年以来,向国家、省、市、区申请文物保护经费达2000万元,区级财政现每年拨付文物保护、博物馆开放经费100余万元,保证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零星维修和两个纪念馆的正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