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愈出院的病人往往对日夜在病房为自己操劳的主治医生和护士充满感激之情,然而,在制服病魔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白衣战士的默默付出,他们每次递送的“生命信息”都关系到病患身体的变化和病情的重要信息!在医院里,医学影像科、心电图室、医学超声科、病理科的医务工作者就是生命幕后递送信息的人。
心电图室:遇到动态数据一天24小时在岗监测
心电图和医学影像科的工作很相似,也是通过医疗器械为病员服务,不同的是,为单个病员花费的时间更长,也更费精力,他们通过器械捕捉病人的心跳等相关数据,变成一道道象征生命线的心电图…… 尤霞玲,作为心电图科组长,她这天比其他同事还早到了一些,做好相关的准备事项就投入到工作当中。07:50科室的同事们已经全部到岗。08:00科室开始排号诊断。 “病人来了就开始工作。我们是白班,一般就是上午八点到中午十二点,但是有时候遇到人比较多,肯定没法准时下班,忙到十二点半都是正常的。如果遇到病情比较复杂或者配合度不高的病员,一个病人的检查可能就是半天时间。”这一上午,尤霞玲又忙到了十二点半。下午两点上班,而在她们稍事休息的时间,门诊一直有人值班,处理门诊急诊工作…… 下午五点半,白班下班时间,晚上也有值班医生到第二天凌晨,24小时都有人值班。“我们要对为病人负责,要很准确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很费心力。有些动态的数据太大了,比如一个病人24小时的监测数据等等。” 这一天,尤霞玲和同事们共为400多位病员提供了心电图检测及报告服务。 尤霞玲说:“在这里,我们每天辛勤耕耘在生命线上,日复一日的读数据、分析波浪线,是枯燥又机械的,但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线准确无误,我们却一点都不能懈怠!” 医学超声科:与医院各科室息息相关必须零失误 在医学超声看到的景像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每间检测室外都排着队,有老人有小孩子,也有孕妇,从和科室走过的时候,看到有医生去趟洗手间也是小跑着快去快回。 余坷珂,在医学超声科已经工作了12年,可以说见惯了病员排长队的情景,也更理解病员的焦虑。早上07:30,医学超声科的同事们已经到岗了,07:45 超声室开始排号,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病人在门口排起长队。各项检查开始了,有腹部彩超、泌尿系统彩超、妇科彩超、胎儿四维彩超、胎心检查等……忙碌中的人总觉得时间过得快,转眼已经中午了,科室门口仍然排满了病员,工作继续。 “对于一些特殊病人,比如有先天性心脏病、肿瘤病人等,还需要询问病史,这种个例病人的检查时间相对更久,所以我们加班的时候也非常多,经常上午班和下午班连着上。” 中午匆忙吃完午饭立马又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一般下午的工作时间是两点半开始到五点半,但这只是书面上的时间,医学超声科加班是常态,“有的病人因为本身病情复杂,就需要两项到三项检查,对应要出的报告量也多。遇到危重病人,或是一些手术以后不能搬动的,我们要去病房做床旁彩超,这个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临近下班时间,科室当天累计的报告数量已经在600份了,据说多的时候有800份,但全科只有17个医生。 “我们科室的工作就像‘打仗’一样,从早上‘打’到中午,又‘打’到晚上,‘打完了仗’就下班!”科主任程瑞洪用诙谐的语言描述了医学超声科每天巨大的工作量,这也是严谨工作之余,他们开开玩笑放松的方式之一。说到工作,却不能有一丝懈怠:“因为我们这个科室和医院各个科室息息相关,消化内科,外科,妇产科,心内科等这些科室,由我们给他们提供检查和诊断结果,如果我们检查不准确,会直接影响病人的就医质量,所以可以说我们科室的诊断水平,也代表医院整体的诊断水平,责任重大。我们只能正确,不能失误!” 病理科:在显微镜的世界里观察疾病本质 病理工作者每天面对的是病理切片,在显微镜的世界里观察疾病的本质,作出具体的疾病诊断。据说,病理科的医生培养周期非常长,一般要经过5年的工作经验积累以后才有报告权。 许婷婷,病理科医生,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制作标本,做标本切片,出诊断结果,工作是重复进行的,但标本却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必须认真检测。 “有些人可能认为病理科和检验科是同一个工作岗位,其实不然,病理科是从制作标本到切片检验再到病理报告的发出,是经过了非常多的一个流程,最后的报告的形成也体现了一个医生的工作经验。” 目前病理科的两大常规工作是活检和脱落细胞学检查。活检即活体组织学检查,任何从病人身体上采取的组织标本都必须有病理组织学检查报告。病理科收到标本后要通过几十个精细、专业、繁琐的步骤制成几微米厚的病理切片,通过显微镜做出病理诊断。身体所有部位切取的组织、通过病理几乎都能得到明确诊断,或提供非常有用的疾病信息。脱落细胞学与活检相比,看上去要简单一些,但对于病理医生来说难度更大。 “病理科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医生几乎停下手术,手术室外病人的亲朋好友焦急地等待着,病理医生要在几十分钟内做出准确诊断,良性病变局部切除即可,如是恶性病变则需改变手术方式,这关系到一台手术的成功与否,病理科医生的压力可想而知。”科主任周宁说道,“作为‘金标准’,我们要求自己掌握疾病的最新进展,不断的学习相关诊疗标准,出具一份准确的病理报告也是对病人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