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五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五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2019年7月30日下午,五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全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在五华区人民政府召开,会议由五华区委常委、五华区委书记、五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伟主持,五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部分校(园)长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书面传达学习了中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研究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五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共五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工作细则》《五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工作要点》;通报了五华区2019年小学、中学教学质量情况;审议了《五华区“三名”工程学校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方案》《五华区属中小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对标提升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在充分肯定五华教育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后,陈伟指出,区委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部署,也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始终要把教育放在区委区政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刻认识新时代教育事业新要求,并以“跳出教育看教育”的视角,查找、分析、破解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推动五华教育事业能走得更快、更远。

会议指出,要客观评价五华教育的发展现状。一是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全区教学质量稳中有进,始终保持在全市前列,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评定为综合办学水平一等奖。

二是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路径,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辐射扩散,优质教育资源扩张升级的速度和质量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坚持软件、硬件一起抓,集中补短板,重点抓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极大改善。硬件方面,强力推进校舍建设。软件方面,大力补充师资力量。与此同时,积极改善教师待遇。

但同时,在已经开启的教育新征程上,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正视,有很多挑战要面对,有很多难题要攻坚。一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能有丝毫懈怠。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特别是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通过资源配置、政策扶持和制度建设来促进教育均衡,应成为促进五华教育长期发展的持续破解要点。二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任重道远。当前,办学短视功利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教师的活力还不足、教学评价体系还有弊端,这些问题,一件件都要打硬仗、打持久战。

三是目前的教育治理水平还远不适应。我们要高举教育改革的旗帜,对教育改革再认识、再设计、再深化。

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一是要把“两个大计”转化为教育优先的实际行动。要坚决落实“三个优先”,即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在财政资金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需求,为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针对教师和学生特点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把思想教育做到日常、做到个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是要在工作中突出重点形成合力。要健全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机制要充分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

会议要求,要大力推动五华教育实现创新发展。一是要找准目标定位。要在对标对表的基础上,强化改革思维,精准聚焦教育领域的深层次矛盾,科学实施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合力破解教育资源紧张、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均衡、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够等一系列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二是要创新办学方式。一方面,探索学区化建设。按照“全学段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做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工作。另一方面,推进集团化办学。采取“名校办民校”“名校办分校”等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一体两翼”优校建设,不断“增量扩优”,积极“提质创优”,以扩大五华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深化和规范全区教育系统目标管理考核,要做好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要让校长们把智慧集中到办学上,让老师们把精力放到教学上。要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四是要注重教育质量。要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倡导苦抓、苦教、苦学之风,大力倡导教研、教改之风,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坚持开放观念,加大教育工作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注重与市内外名校、名师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在开放合作中促进自身发展。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要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契机,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根本问题, 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方面要特别重视校长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教师为核心,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形成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良好局面。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