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被宠物咬伤、抓伤的人数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入夏后闷热的天气比较容易使犬类动物烦躁、冲动,即使平时温顺的宠物偶尔也会大发脾气,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再加上夏天人们穿着单薄,动物致伤事件更容易发生。由此带来的狂犬病风险也比其他季节更高。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人一旦被犬咬伤后应及时规范处理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7月10日,德阳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一场关于动物抓咬伤的健康知识讲座。讲座由市二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效全主讲,李主任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动物抓咬伤案例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讲解了“什么是狂犬病”“如何判断是否要打狂犬疫苗”“被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注射狂犬疫苗事后注意事项”等一系列科普知识。李主任分享给参加讲座的社区居民伤口初步处理的正确方式是:第一步用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第二步是用碘伏、苯扎氯铵等消毒剂消毒伤口,第三步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根据伤口暴露情况接种狂犬疫苗。 通过此次讲座,让社区居民增强了对动物咬伤的重视,并让大家从中了解并学习到了狂犬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处置方法,防治因动物的抓咬伤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讲座内容贴近生活,市民们表示衣物的减少导致患外伤的几率增加,通过学习这些急救知识,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及家人。【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biz@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