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人工智能北京共识》发布,围绕研发、使用、治理三方面提出15条原则

人工智能伦理与规范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发展基石,已经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欧盟、英国、日本等均已制定人工智能的伦理准则。

近日,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制订的《人工智能北京共识》发布。

据介绍,针对人工智能研发、使用、治理三方面,《北京共识》提出各个参与方应该遵循的有益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社会发展的15条原则,为规范和引领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供“北京方案”,提出“和谐与优化共生”。

相关资料显示,北京在人工智能建设方面的耕耘深厚。2017年以来,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2018年1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北京智源行动计划、成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今年2月,北京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正式成立,计划建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开展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制订等。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