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北京市疾控中心健促办党支部组织参观“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2013年秋,中国着眼人类发展未来,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完成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转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全面推进阶段。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了解“一带一路”相关丰富文化内涵,4月30日上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健促办党支部组织党员参观“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党员们通过此次观展,了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殊方共享”。“殊方”一词源出中国汉朝班固所著《西都赋》,意为远方异域,唐朝诗人王维诗“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即本其义。“殊方共享”就是要让世界人民共享人类文明之光。
文物承载的是历史。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等12个国家博物馆的234件历史文物诉说着一段段历史,更让党员们了解到“一带一路”文化的历史渊源。展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板块,并按照地理方位,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纳入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宏观视野之中来观察和思考。
走深走实、行稳致远,让“一带一路”惠及更多国家人民。近六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大写意”阶段进入“工笔画”阶段。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对外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私家小路,而是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号召,立足自身岗位,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