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安徽省出台《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近日,安徽省政府出台《全省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下文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年底前打造一批智能社区示范点,同时将以“互联网+”为引擎,推进社区健康服务智能化,提升“平安社区”建设智能化水平。

我省将有序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社区各相关领域的创新应用实践,构建以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为核心,覆盖智能楼宇、智能停车等诸多领域的基础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加大智能安保机器人、智能家居、视频监控、基于语音交互的自助服务机器人及远程健康医疗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力度。

推广智能终端改变居民生活

2015年,合肥市方兴社区率先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将辖区521个天网工程探头、538个居民区探头、130部移动手持视频、3台车载视频全部融入到一个信息平台,实现了网络实时监控。

诸如方兴社区,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运用,居民的生活也越来越便捷。《方案》提出,将扩大物联基础传感设备的应用,有序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社区各相关领域的创新应用实践,构建以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为核心,覆盖智能楼宇、智能停车、社区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健康医疗、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的基础信息网络体系。

今后,智能社区将配备数字化办公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方便居民办事。同时,安徽省将加大智能安保机器人、智能家居、视频监控、基于语音交互的自助服务机器人及远程健康医疗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力度,提升智慧社区技术和产品应用水平。

社区工作将有统一“云桌面”

对智慧社区不能只看硬件设施,还要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方案》明确,安徽省将完善智慧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未来社区工作将有统一“云桌面”,“全科社工”工作模式也将被推广。

所谓的“云桌面”,就是打破平台壁垒,让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账。通过“云桌面”,可以促进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与现有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互通,消除信息和数据孤岛,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

同时,安徽省将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加快推进跨区域社区服务事项受理,实现跨区域通办,让“数据多跑腿,市民少跑腿”,打通居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智慧社区更加健康和安全

今年年底前,安徽省将确定10个社区开展省级智慧社区试点。各市结合实际选择2个以上社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到2020年,安徽省将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今后的“智慧社区”,将更加强调“健康”。《方案》明确,将运用智能健康设备终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逐步为社区居民建立数字化健康档案库,为社区居民提供远程咨询、疾病会诊及医疗康复等健康医疗服务。针对老年群体特点,安徽省将加大智慧养老设备、技术应用力度,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

另外,“智慧”将和“安全”联系到一起。安徽省将建设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社区安全管理事前预警、事中处置和事后分析提供支撑,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建设安全防范综合应用平台,按需整合社区安全技术防范资源,对社区内公共区域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进行标准化、一体化管理。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