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有朋自远方来,以“工”会友,从太湖畔到翠湖边架起工会连心桥——无锡市滨湖区总工会到五华区开展调研工作

11月7日,无锡市滨湖区总工会到五华区调研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职工驿站和维护服务职工工作。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李伊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调研。

调研组首先来到五华区总工会,观看了五华区总工会重点工作宣传片,听取了五华区总工会基本情况介绍和在职工素质提升、职工服务方面的特色亮点情况,并围绕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工会工作、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职工能力以及新时期工会工作开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了现场座谈和交流。

会后,调研组一行来到了位于华山西路的职工驿站、北门街“工惠母婴空间”和大观党群服务中心实地考察了工会开展服务职工工作情况,深入了解“职工驿站”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并查阅了职工驿站引入社会化服务管理的工作台账、实地体验了多媒体电子书屋、会员免费体检、职工EAP心理咨询室等服务职工项目,并探讨了服务职工建设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无锡市滨湖区总工会副主席张晓阳同志表示此次调研深受启发,了解了五华区总工会在服务职工、党工共建、职工驿站、工会改革等方面的特色创新,通过本次考核和观摩体验,给他们的工会改革提供了创新思路,同时也感受到了滇池流域云南春城的职工文化底蕴和工会组织凝聚力。

李伊主席表示,五华区总工会在工会服务职工工作方面打响品牌、做出亮点,其中有很多创新举措,是立足五华区实际、深入职工群众取经获得,同时也是可复制和可推广的,今后,希望多与兄弟县区工会进行交流,加大调研力度,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并结合工会实际,加大服务职工力度,探索推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职工服务举措,让工会服务惠及更多的职工群众,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创新“党工共建”新模式,提升工会凝聚力

五华区总工会遵循“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的思路,在工会改革中充分依靠党建带工建,在党组织健全的地方借势借力搭建工会组织,争取和基层党组织同步建设。今年五华区总工会按照“党的指示到哪里,工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在10个街道总工会和90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整合资源,拓展功能,打造工会阵地,以点成线带面,实现“一个阵地、多种资源、多项功能”,通过党建带动、工建促动、条块联动,建立工会服务窗口,引入工会的服务职工、困难帮扶、职工培训、组织活动、驿站服务、职工维权等多种职能,让工会服务职工职能更深入职工、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打通工会服务职工的“直通车”,让推动工会服务阵地与党组织活动阵地、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共享,搭建党建工建的活动和服务通道,使工建在党建带领下乘势而上,不断前进,推动改革向基层工会延伸,打好抓基层强基础的攻坚战,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切实把工建成果转为党建成效。

二、打造新型工会组织,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五华区总工会以夯实基层工会为重点深化组织建设,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求,针对五华区辖区内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行业跨度大、无法单独建立工会的现状,采用党建引领、群团联合发力的模式,加强园区工会、楼宇工会、商圈工会组建力度,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阶层的有效覆盖,努力拓展8类群体入会。目前,区总工会依托骨干企业建会,立足五华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积极探索楼宇工会、商圈工会组织建会建设工作,寻找工会服务模式的创新之路。在辖区的金鼎科技园区也组织开展了园区工会入会宣传动员活动,并建立园区工会职工之家,作为工会的宣传阵地、服务职工阵地和组织工作阵地。新型工会组织的建立,不仅解决了部分企业无法单独建立工会的难题,同时实现了工会组织对企业的有效覆盖,从而推动工会资源共享,促进企业发展。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力量。新型工会将以强化工会工作、增强职工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为突破口,积极推动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三、驿站小屋关爱职工,工会大爱尽显温暖

五华区总工会为了进一步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有效提高服务职工的精准化水平,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解决好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问题,推动改善户外劳动者工作条件,按照“五统一”布局模式、“四化”建设标准,在全区范围内科学布局,建成了26个职工驿站,并在此基础上,区总工会引进社会化资源,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积极探索职工驿站建设新模式,借助昆明国安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重点从“站点共建”和“以考促建”两个方面入手,以门店交互区为基地,挂牌成立五华区总工会“职工驿站”,目前已挂牌建成7个职工驿站并投入使用;并结合昆明国安社区的巡店制度,引入双方联动巡查考核机制。在下一步,我们将每年在主干道、特色景点、人流量大的地方新增10个“职工驿站”,通过扎实有效的建设工作和购买社会服务方式,不断延伸工会服务职工的触角,拓展“职工驿站”服务职工的职能,让“职工驿站”成为24小时服务在身边的工会,切实把“职工驿站”打造成为工会服务职工的新阵地、展示工会形象的新窗口、彰显我们城市魅力的新领域,不断提升工会服务工作的普惠化、精准化水平,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建立一平台二系统三联动,打造指尖上的智慧工会

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工会工作中的作用,推动互联网与工会工作的深度融合,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工会服务模式,提升普惠效能,提高职工保障水平,五华区总工会结合五华区区情和工会工作实际,按照省、市“互联网+”工会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互联网+工会”的建设工作,完善“互联网+”普惠性工会服务体系,体系中包含一个平台(“智慧工会”微信公众平台)、二个系统(OA办公系统和工会经费退返系统)、三级管理(区总工会、街道(系统)工会以及基层工会三级管理)的结构,运用互联网推进普惠制,探索建立各基层工会联动、职工需求带动、线上线下互动的网上工会建设新模式。

五、深化工会改革创新,迈出工会发展新征程

为积极回应中央、省、市总工会深化工会改革的新任务、基层职工群众的新期盼、基层质量建会的新需要,五华区总工会按照省、市总工会关于工会改革的要求,态度坚决、行动迅速,积极主动、全面谋划,按照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的改革总体思路,认真制定《五华区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7个方面18条改革举措完成进度80%,改革工作实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优化机构设置,完成“3+X”内设机构改革;创新引入购买社会服务方式,与国安社区合作,新建职工驿站7个,建设“工惠母婴空间”示范点2个;以“三中心”为平台,以“工惠卡”为载体,以“互联网”为支撑,以“四个一四关爱”等制度为依托,以“购买社会服务”为补充,健全服务职工体系;创新建立电子职工书屋,积极探索EAP服务项目,为职工提供更专业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推动工会改革向纵深拓展、向基层延伸。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更需新作为。五华区总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和市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立足五华区区情和工会工作实际,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实现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勇当全市工会排头兵,争创省会中心城市城区工会工作第一流,团结动员全区广大职工,为五华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作出工会组织和工人阶级新的更大贡献!

有朋自远方来,以“工”会友,从太湖畔到翠湖边架起工会连心桥——无锡市滨湖区总工会到五华区开展调研工作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现场交流

有朋自远方来,以“工”会友,从太湖畔到翠湖边架起工会连心桥——无锡市滨湖区总工会到五华区开展调研工作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实地调研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