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概况
2018年第32周(2018年8月6日至2018年8月12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4060例,死亡4例。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前一周上升了3.18%,其中痢疾上升了0.87%。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前一周下降了3.74%,其中手足口病下降了9.33%,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上升了12.80%。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痢疾、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3.08%。与前一周比较,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下降了2.59%。
二、带你了解炭疽的相关知识
进入8月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均相继报告发生炭疽疫情,8月1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黑龙江部分地市相继出现14例人感染炭疽散发病例;8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外通报该地区发生疑似炭疽疫情,8人感染疑似皮肤炭疽。
接踵而来的疫情信息让人不明觉厉,而在北京有没有感染风险,到其他地区旅游有没有危险?这一定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1、炭疽是什么?
炭疽是由细菌(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食草动物牛、羊、鹿等。炭疽杆菌可以形成芽胞(细菌的一种形态),抵抗力会变的很强,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存活几十年甚至更长,牛羊等食草动物一般在吃草时经口感染土壤中的炭疽杆菌而发病。
2、既然在食草动物中流行,人怎么被感染呢?
人一般是通过接触感染炭疽的动物及其制品而感染炭疽,如果皮肤接触到这些污染物,炭疽杆菌会通过皮肤上的微小伤口进入人体内,引起皮肤炭疽;如果食用了污染的肉类,可以引起肠炭疽;如果呼吸吸入了含有炭疽杆菌的飞沫或粉尘,可以引起肺炭疽。
3、人感染炭疽后都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炭疽杆菌后以皮肤炭疽最常见,可占到95%以上,多发生在手、脚、面部、颈肩部等裸露的皮肤上面。感染后,病人一般会有发热和寒颤,皮肤上先出现红斑或丘疹(类似蚊虫叮咬的包块),之后出现水泡,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
4、炭疽严重么,怎么治疗?
如果不治疗,炭疽很危险,可以致命。但炭疽杆菌属于细菌,多种抗生素都可以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感染炭疽,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5、职业人群怎么预防炭疽?
牛羊养殖、屠宰和贩卖人员,兽医,或者从事牛羊产品加工等行业的人员不但要加强个人防护,更要按照农业部门要求,加强牲畜管理,接受检疫,严禁宰杀、食用病、死畜,做好家畜的疫苗接种。
6、牛羊肉是否还可以购买和食用?
市售牛羊肉均经过严格检疫,正规途径购买的牛羊肉可以放心食用。同时在进行肉类加工时,应注意生熟分开,肉类应熟透以后再食用。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预防炭疽,也可以预防其他传染病。
7、外出旅游怎么预防炭疽?
我国及世界多地均存在炭疽动物疫情,人感染炭疽也多发生在职业人群中。因为炭疽影响旅游或者外出属于因噎废食了。只要尽量避免接触不明动物或者相关制品、特别是病、死动物或家畜;饮食选择正规场所,选择充分煮熟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就可以避免或减少感染炭疽了。
8、是否有人用炭疽疫苗?
炭疽有疫苗,但一般人群不建议接种。炭疽高发地区职业人群可进行接种;在发生疫情后,疫情涉及人员也可应急接种。
9、炭疽有人传人吗?
一般皮肤炭疽病灶处可排菌,可以人传人,但传播几率较低。尽管如此,照顾炭疽病例时还应尽量减少接触,必要时可做好个人防护。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biz@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