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及案例》手册编写专项讨论会在京召开

在落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形势之下,各级政府都希望及时了解当地居民的健康现状,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等健康测量综合指标日益得到重视。自2012年起,中心流病办针对期望寿命的技术推广开展了系列工作,也一直关注国内健康期望寿命测算情况。

近期,在前期理论和试点积累的基础之上,中心流病办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启动《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及案例》编写工作,对现有主要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的理论模型、资料收集、数据处理、结果解读进行系统介绍,以为全国各地疾控机构及相关科研、业务单位开展健康期望寿命相关工作提供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的技术参考。

2018年8月6日,中心流病办召开《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及案例》手册编写专项讨论会,来自厦门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湖南省卫生计生委信息统计中心、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山东省疾控中心、湖北省宜昌市疾控中心的14名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于石成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居民健康状况报告及健康综合测量相关工作进展,并对开发《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及案例》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说明;黄匡时副研究员就“健康期望寿命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做了专题报告;随后,与会专家就国内外健康期望寿命理论和方法进展进行专项交流,并讨论确定了《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及案例》手册的定位、目的、内容框架和任务分工。

此外,针对健康测量现有理论模型和工具种类繁多、各有利弊的现况,与会专家达成一致,在借助手册普及、推广现有测量工具的之外,从中国人群和国情特点出发,开展理论研究和科研实践,开发适合于中国人群的健康测量理论体系和工具,也是摆在公共卫生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后续也将此领域共同开展合作研究。

《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及案例》手册编写专项讨论会在京召开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及案例》手册编写专项讨论会在京召开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流行病学办公室供稿)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