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杨雁7月25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召开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动员大会,按照昆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总体要求,并结合度假区实际,度假区提出,要积极推动民族经济跨越式发展、民族文化精品打造、民族教育振兴、少数民族人才引领等十项重点工程。
昆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时间紧、标准高、创建任务重。按计划,2018年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要通过省级验收,2019年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对照全市的要求,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武斌提出,度假区已成立全面深入开展昆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工作领导小组,度假区人要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宗旨,推进民族交流交融,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强保障。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厚植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根基。各单位、各部门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形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确保示范市创建取得实效。
按照昆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总体要求,结合度假区实际,会上提出了度假区将积极推动民族经济跨越式发展、民生保障全覆盖、民族文化精品打造、民族教育振兴、少数民族人才引领、城市民族工作创先争优、民族团结保障、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典型示范带动、生态文明建设等十项重点工程。
在促进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方面,度假区将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云南民族村民族特色旅游项目,开发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培养民族旅游管理人才,建立旅游开发参与及分享机制。认真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
在实施民生保障全覆盖工程方面,度假区将着力促进创业就业,扩宽就业渠道,优化吸纳、鼓励帮助少数民族员工在辖区内公益性岗位、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建设项目就近就业或劳务输出。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民族劳动力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劳务需求招聘会,加强少数民族劳务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切实维护少数民族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对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困难人口全部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完善医疗救助建档立卡制度,对具有本区户籍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对象、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贫困老年人和一、二级残疾人的城市少数民族居民,个人缴费基本医疗保障部分给予资助。确保少数民族困难人口100%纳入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辖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在实施民族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方面,将着力打造一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品牌,支持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服饰等创作展示;培养一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鼓励支持街道、社区文化站(馆)、云南民族村开办民族文化传习班,大力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积极申报和发掘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落实民族文化传承人认定补助制度,资助其传业创业。还要以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为契机,举办民族文化会展和文艺会演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街道、进社区、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营、进基层政法单位、进旅游景区的“九进”活动,让各民族同台演出、同声歌唱,繁荣民族文化。
2017年,度假区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云南民族村荣获2017年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海埂街道怡景社区荣获2017年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和2018昆明市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称号,动员会上对两家单位进行了表彰和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