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东港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不断加大基层卫生投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运行管理、政策保障和考核评价“四个体系”,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强引领聚合力,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纳入“乡村振兴”实施规划。成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抓好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出台《东港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量化目标任务,细化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各镇街道党委政府牵头,召开标准化建设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任务,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等进行统一规划、配置、推进。
二是抓重点求实效,规范运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划分服务区域,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涛雒中心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秦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湖镇卫生院、秦楼街道城建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已通过市初步验收,48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已完成。2018-2021年,全区规划建设10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高标准建设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养老、康复理疗、护理照料、科学养生 “六元一体”的林海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城建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医疗机构名称,将原3处街道卫生院名称更改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原后村医院和涛雒镇卫生院更名为后村中心卫生院和涛雒中心卫生院。更新四类机构门牌标识,统一配备完善医疗机构设备设施。
三是建机制激活力,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为每处卫生院预留30万元,为每处村卫生室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预留3-5万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一体化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水、电、暖、维修维护等运行经费,按每服务人口每年不低于3元的标准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完善人才招聘办法,今年为医疗机构招聘89名专业技术人才。乡村医生基本药物补助调整至1500元/人/月,实行绩效考核发放,调动乡村医生积极性。完善绩效分配机制,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允许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适度增加。
四是重督查促落实,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出台《东港区卫生计生系统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将标准化建设纳入考核范围。强化督查问责,区卫计局、财政局等联合成立督导考核组,采取日常督导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镇街道标准化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实施流程再造,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将基层服务能力社会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