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Lancet Glob Health: 肥胖与缺血性/出血性中风风险的关联—基于50万中国男性和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虽然在中国患中风的人数相对较少,但发生率确然很高。且肥胖与不同类型中风风险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不确定性。2018年6月的《Lancet Global Health》刊载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中国男性和女性体态肥胖与不同类型中风发生率之间的关联。

2004-2008年间,中国香港嘉道理生物样本库从10个地区(5个城市地区、5个农村地区)选择了512891名年龄在30-79岁之间的成年人。此后随访期间(中位数9年,四分位数间距8-10)发现,在489301名无冠心病史的研究参与者中,共出现32448例中风(其中约90%经神经影像确认)。研究中,使用了Cox回归分析,得出缺血性中风(n=25210)、出血性中风(n=5380)与肥胖关联的调整后风险比(hazard ratios, HRs)。

研究参与者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 BMI)基线值为23.6 kg/m2 (SD 3.2),其中331723名参与者(67.8%)的BMI小于25 kg/m2。整个检查范围(BMI平均值从17.1 kg/m2 [SD 0.9] 到31.7kg/m2 [2.0])中,BMI每增加5 kg/m2,收缩压将增加8.3mm Hg(SE 0.04)。BMI与缺血性中风呈正相关,其风险比为1.30(95%CI 1.28-1.33/5kg/m2 BMI增加值),这与根据收缩压(1.25[1.24-1.26])相应差异所得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脑出血风险(1.11[1.07-1.16],BMI每增加5 kg/m2)相对较低,且低于根据收缩压相应差异所得预测值(1.48 [1.46–1.50])。其他肥胖程度也呈现出与缺血性/出血性中风的类似关联性。在调整为正常收缩压后,肥胖与缺血性中风的正关联有所降低(1.05[1.03-1.07],BMI每增加5 kg/m2),而与脑出血的关联则呈相反关系(0.73 [0.70–0.77])。在所有中风病例(16.5%缺血性中风,6.7%出血性中风)中,过度肥胖者(BMI >23 kg/m2)占14.7%。

在中国成人群体中,肥胖与缺血性中风呈较强正相关性,且主要通过其对血压作用产生影响。对于体型较瘦人群的脑出血病症,体型或其他因素都可能抵消低血压的保护作用,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该研究由英国惠康基金会、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英国心脏基金会、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嘉道理慈善基金会、中国科技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赞助。

原文出处:Chen Z, Iona A, Parish S, et al. Adiposity and risk of ischaemic and haemorrhagic stroke in 0·5 million Chinese men and wome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Lancet Glob Health. 2018 Jun;6(6):e630-e640. doi: 10.1016/S2214-109X(18)30216-X.

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773119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