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滨州市:邹平县夯基础 建机制 基层卫生工作见实效

今年来,邹平县以“健康邹平”为统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瞄准基层,夯实基础,建强机制,创优服务,确保了各项基层卫生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根据《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方案》要求,截止去年年底全县已有2家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99处村卫生室达到省级标准,达标率分别是31%、100%,超额完成省、市既定30%的任务目标。在此基础上,今年,县卫计局制定了《2018年邹平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任务分解表》,计划完成6家乡镇卫生院(临池、明集、码头、长山、青阳、孙镇)及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省级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长山中心卫生院已达到省级标准,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1.6万平方的门诊楼、病房楼、中医楼正在推进中。其他6家业务用房已全部达到省级标准。

二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医疗机构用人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社会化评审和评聘分开的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卫生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业绩评估制度和奖励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让各医院拥有“用人自主权”,根据自身需要引进各种人才。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探索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管理模式。推进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改革政策落地,切实让基层享受到政策实惠。巩固乡村医生职业发展、养老待遇等政策,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转化。

三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统筹全县中医药服务资源,出台《邹平县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医联体)实施方案》,以县中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组建中医药服务医联体,实施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3月份启动全县中医药服务一体化(医联体)建设,目前县中医院与中医医联体各成员单位中医远程会诊网络已经安装完毕。开展了民间中医资源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上报86例。滨州市中医肛肠、中药处方两个质控中心成立并在县中医院挂牌,对全县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提升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

四是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邹平县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成立县级项目技术指导专家组,调整充实了专家队伍。对全县6.34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免费健康查体,已完成全年查体任务的92.5%;在管高血压5.63万人,在管糖尿病1.81万人;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人群签约31.6万人,重点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贫困户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14.75万人。

五是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对全县贫困人口分解到各镇街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了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确保辖区内每个贫困人口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对所有贫困人员落实“八个一”、及“三个一批”工作并建立工作台账,对贫困人员完成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实行“两免两减半”政策,贫困人员在医院就诊,免收挂号费、普通门诊诊查费,专家门诊诊查费减半收取;住院治疗的,对CT、MR等大型设备检查费给予医保报销后个人自负部分50%的优惠减免,实行医疗保障政策“一站式”即时结算。建立“先诊疗、后结算”绿色通道,对患急、危、重症需紧急处置或确需住院治疗和列入“三个一批”行动的贫困人口,由医疗机构先行诊治和暂为垫支医药费用,待救治结束或出院时,经医疗机构减免后,按规定一并结算。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