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济宁市:微山县党建引领 助力健康扶贫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微山县卫计局党委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聚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行业优势,动员广大党员在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

一是组建党员家庭医生志愿服务团队,医药健康送上门。为解决湖区群众看病不方便的难题,微山县卫计局党委自2012年起实施了为渔湖民配备家庭医生的工作策略,在全县组织了100余名党员医务人员志愿者组建党员家庭医生志愿服务团队,定期进村上船,为渔湖民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实行家庭医生包干责任制,与村民签订服务协议,特别是对贫困患者进行重点巡诊,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每组党员家庭医生团队至少与10户长期患病的患者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每个月进村入户不少于3次,每年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不少于2次,每个月对服务家庭电话随访不少于1次,全面掌握群众的健康信息,指导居民建立健康、卫生、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健康管理和寻医问药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提供个人健康状况评估、健康方式干预、慢性病交流指导、亲情上门服务、转诊绿色通道5类个性化服务,提升了贫困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保障了贫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二是发挥退休党员余热,为党旗增辉。利用大型健康查体服务车,县卫计局党委从医疗卫生单位中选出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退休党员中选出30名医疗专家成立“党员巡回医疗服务团队”,结合党员活动日,利用巡回健康查体服务车,对全县贫困户集中的边远湖区开展巡诊、送医送药、免费体检等公益医疗卫生服务,通过进村入户,将健康扶贫政策、健康知识、预防保健措施宣传到户。每到一地,党员巡回医疗队都会联系包片家庭医生和当地村医,为那些患有较重疾病的群众提出治疗意见。目前党员巡回医疗服务队累计巡诊121个村庄,开展义诊群众1.3万人次,得到了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都说是流动的县医院开到了家门口。

三是创新组建微山县域医联体,让医改惠及千家万户。2016年起,县卫计局党委按照分级诊疗要求,组建了由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各乡镇卫生院、部分民营医疗机构、村级卫生室组成的大型区域医联体,实现了微山县县域全覆盖。医联体通过技术、人才、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帮扶大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畅通了“双向转诊”路径。自县域医联体成立以来,基层医疗机构累计上转患者12000人次,县级医疗机构下转8500人次,基层门诊住院人次上升30-50%,把普通患病群众留在了基层就诊,减轻了患病群众负担,减少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发生率。

四是设立党员示范岗,展树良好窗口形象。在各医疗卫生单位窗口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佩带党员标识上岗,增强党员意识,梳理党员形象。各医疗单位每天安排党员志愿者在本单位内开展各类帮扶、引导、劝导等志愿服务,志愿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休息时间,根据前来就诊的患者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导医导诊等志愿者服务,包括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设置和重点专科、专家情况,指引患者与病情相对应的门诊按顺序就医;引领患者进入专门设置的绿色通道;为老弱及行动不便的病人挂号、取药、打印化验单等系列服务;为患者提供免费饮用水和一次性水杯等便民服务;及时疏导患者,维持就医秩序,营造了文明有序的就医环境。

五是实施党员专家坐诊基层制度,让老百姓家门口享受专家诊疗服务。为缓解偏远地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县卫计局依托县人民医院技术优势,实施了党员专家固定时间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制度,并将到乡镇帮扶坐诊纳入党员记分管理考核,参与坐诊的党员专家与县医院大夫统一排班、统一考核。保证每个乡镇卫生院均有坐诊大夫,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便捷、高层次的诊疗服务,危重病人的抢救,疑难杂症的诊治,同时建立了急危重症转诊绿色通道。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全县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众享受到了好的医疗资源。

六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和力度。县卫计局党委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开展健康扶贫服务能力综合提升。依托县人民医院开放式信息平台,把全县所有贫困人口信息录入医院基础数据,并建立贫困户一站式结算制度,对前来就诊的贫困患者实施先看病后付费,对于社保、民政、保险公司应报销资金,先由县乡医疗机构进行垫付,既保证了贫困户住院个人负担低于10%,又减少了贫困户奔波于各个单位报销的繁杂,实现一次性办理。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