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4月提出“2+N+1”模式建立普吉街道联合党委工作基础上,又建立了普吉街道普吉片区城乡联合党委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以普吉街道“一委一中心”为核心,以普吉街道联合党委为基础,以专业社会组织为桥梁,以辖区资源为依托,联合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实现建立和运营,创新社会治理,积极回应群众需求。
凝聚党建“小联盟”。
王家桥村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员比例高达1∶7,查找流动党员,让党员能够有组织依靠,有阵地活动,不能仅凭一个社区的力量。通过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的排查,以及派出所的帮助,辖区内的流动党员找到了组织。找到组织后,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将会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
成立至今,组织党员学习政策、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10次,组织生活活动10次,召开支部委员会8次,每季度学习一次党课,党员会议4次,真正把流动党员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共筑惠民“巷心力”。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组建了4支社区流动党员群众志愿者队伍,以“巷心力”党员志愿服务队为主力。队伍中比较有特色的有:专门负责清理社区生活污水道的“水沟清小组”,提倡垃圾不落地负责处理公共活动场所白色垃圾的“金花小组”,负责周四晚社区电影放映的工会志愿者小组。
周四晚社区电影放映的工会志愿者小组,通过组织流动人员有组织、有秩序的观看电影,不但丰富了辖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为流动人员的服务及管理提供了新方法、新模式,其新闻更被昆明发布转载。
志愿队伍协助开展社区服务40次,居民参与2000人次以上,回应了以往辖区治理中存在的乱象,满足了辖区人口日益增加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扩展服务“主阵地”。
建立了一个流动党员群众之家,包含居民阅读室,免费向居民提供亲子、法律等读本。配备了3名有四年以上社区服务经验的资深社工运营服务中心。通过“入户走访、个案跟进、社区宣传”等社区工作手法,掌握社情民意,收集群众诉求。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开放,人民群众有需求可直接到现场面对面咨询和解答社区民众的需求,平均每天接待10人次,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
对特殊个案,如,家暴受害者、需要法律援助人员,工作人员通过评估后进行服务转介,让相关的专业部门切实回应其需求。
引进具备专业背景的社工对流动职工开展法律咨询与援助。宣传流动职工工会,鼓励无固定单位的务工人员自愿加入工会,目前我们的流动职工入会人数达300多人,个案援助30人,趣味活动举办达50多次,让流动职工找到了自己的组织,以新市民、新工人的身份参与城市建设。
普吉街道以惠民党建为价值引领,建立普吉街道普吉片区城乡联合党委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发动社会组织、流动党员投身于志愿服务的公益活动中,发挥社工专业技能,把现有的社区组织和服务部门链接起来对家暴、治安、医疗卫生、社区环境等综合问题做联合预防和干预。真正做到多方联动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区域化党群服务,让辖区居民在党建工作中真正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