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概况
2018年第20周(2018年5月14日-20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1839例,无死亡。
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前一周下降了8.99%,其中痢疾较前一周下降了9.09%,猩红热较前一周持平。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前一周上升了4.19%,其中手足口病较前一周上升了48.45%,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较前一周下降了6.98%。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肺结核、痢疾和梅毒,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77.76%。与前一周比较,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下降了1.39%。
二、关注近期北京市手足口病疫情
手足口病是一种5岁以下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组16型(CA16)、柯萨奇A组6型(CA6)和柯萨奇A组10型(CA10)最为常见。2018年1月1日至5月20日,我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675例,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7%,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市疾控中心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目前,CA6型是我市手足口病病原体的优势型别,约占检测阳性病例的60%;其次为EV71型,占21.0%。
多数手足口病病人起病急,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如发热、咳嗽等。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斑疹、斑丘疹或疱疹,患儿可因口腔溃疡疼痛而流涎、拒食。值得注意的是,CA6引起的手足口病与EV71及CA16等引起的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皮疹分布:相对于其他病原体,CA6引起的皮疹分布较为广泛,在上臂、大腿等躯干部位的比例相对较高,约占20%。
2.脱甲:约30%的病例痊愈后会出现指甲脱落现象,而其他病原体这一比例则不足5%。
3.结痂:CA6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治愈后可留下硬痂,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手足口病一般不会留痂。
4.重症比例:CA6一般不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的重症比例较EV71及CA16小。
5.其他症状:有些病人可无皮疹,而仅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CA6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原体有所不同,所以易被误诊或漏诊,所幸该病毒一般不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的重症及死亡比例较小。市疾控中心历年监测发现,在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中,EV71病毒是主要病原体。今年以来监测结果显示手足口病病例中EV71的比重呈上升态势,因此对于5岁以下儿童,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接种EV71疫苗。此外还应教孩子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对孩子日常用品的清洁和消毒。如果发现儿童体温变化且口腔、手、足底等部位出现皮疹,应及时就诊、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