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环境监测,了解经水传播疾病特别是霍乱、伤寒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罹患风险,为经水传播疾病干预措施实施提供依据,根据援塞拉利昂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第二期技术援助项目的要求,驻塞拉利昂项目办对部分饮用水进行了检测。专家组于2018年4月11日从两个固定监测点采集水样标本15份,其中地下井水4份、储水池水2份、厨房用水9份。专家组讨论决定选取5份样本进行霍乱弧菌检测,其中地下井水2份、储水池水1份、厨房用水2份;其余样本进行沙门菌检测。
样本运至细菌学实验室后,相关检测工作按照二期项目技术指南的要求立即开展。首先使用霍乱弧菌和沙门菌增菌液对样本进行了增菌实验,经过一夜的培养后发现所有的样本均由澄清变浑浊,说明待测样本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然后使用筛选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霍乱弧菌和沙门菌,发现所有地下水、储水池以及部分厨房用水均含有疑似菌落;为了检测疑似菌落是否为霍乱弧菌和沙门菌,专家组将疑似菌落制成菌悬液后使用特异性的胶体金试剂进一步检测,发现所有疑似菌落均为阴性。本次检测虽未检出霍乱弧菌和沙门菌,但不排除水样中含有其他可能引起疾病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项目办将定期采集水样进行持续监测。检测过程中塞拉利昂技术人员也参与其中,中方专家手把手地教授了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提高了塞方技术人员的检测能力。另外,中方专家组还完成了两份检测报告反馈给监测点单位,并对监测单位饮用水消毒、使用等措施提出指导性建议。
(中国疾控中心塞拉利昂项目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