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聚焦五华两会 | 凝心聚力促发展 彰显政协新作为(上)

2018年2月7日,在政协昆明市五华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五华区政协主席凡群代表政协昆明市五华区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中将昆明市五华区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的工作做了回顾和总结,同时对2018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强化协商民主渠道 促进民主监督见实效

结合五华实际,五华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制定多条协商实施办法,规范和明确了协商的形式、特点、程序、方法及协商意见建议的汇总、办理与反馈等内容,让协商更具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去年以来,联组会议提出了关于维护司法公正、加快智慧五华建设、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等80余条意见建议,对五华区医养结合工作情况进行重点协商,提出积极搭建社区医疗养老产业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区的基础医疗服务网等意见建议。

针对翠湖公园内部业态提升,五华区政协常务委员会经过专题协商,提出了关于引入盘龙江水体加快翠湖水质净化的建议,得到了区政府的重视和采纳,目前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一年来,五华区政协常务委员会紧扣民生改善,树立“公、和、诚、实”的理念,重点选择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影响面较大的问题开展民主监督调研活动。对五华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情况开展调研监督,形成主席会议建议案送区政府办理。《城中村改造项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追缴实施方案》《五华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得以出台,共追缴了20个项目共计9436.7万元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针对法治五华建设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工作,五华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对五华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情况开展个事监督,对五华区人民法院“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监督,对五华区人民检察院“以案释法”工作进行个事监督,推荐和支持具备专业条件的委员担任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员、行风评议员、义务监察员,推动法、检“两院”依法制定有关刑事诉讼各阶段的基本证据标准,持续推进民主监督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提升参政议政质量 推进协商民主建设

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华区政协常务委员会组织委员对园区经济发展情况、民营经济发展情况、金融服务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视察,针对制约经济转型发展的瓶颈和困难,提出了加快产业培育发展,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等20条意见建议。

对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及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重点视察,联合市政协委员开展了跟踪调研,从完善《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办法》、着力夯实水环境保护基础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对五华区教育“三名工程”实施情况开展重点调研,督促区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细化的配套政策制度,推进教育“三名工程”顺利实施,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五华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坚持把提案作为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注重把联组会议发言材料、视察调研报告转化为集体提案,发挥提案在政协履行职能中的重要作用。确定了《关于围绕翠湖、讲武堂、云南大学做强五华旅游产业的建议》等7件提案作为2017年度重点提案进行督办。

协调区财政安排提案办理专项资金223万元,促进云南警官学院北院地质灾害治理、社区居家养老试点等民生工程得到切实推进。以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推动翠湖环路周边19个占道严重的供电及通讯设施进行整体迁移,并获得40万元市级提案办理资金补助。

2017年,五华区政协常务委员会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昆明市五华区委员会与区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人民团体联系的制度》,召开区级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就部分民生热点问题分别与民盟五华区基层委、九三学社五华区委等联合开展调研监督,选取3件民主党派集体提案作为重点督办提案,积极为党派团体、工商联在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从反映群众愿望诉求出发,五华区政协常务委员会编发了19期《社情民意》《情况反映》,呼吁加强老旧居民小区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治理的基础作用。编辑出版了《烽火滇云》五华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出版了《五华区政协志》(2004.02—2015.02)。各项工作的有力落实,不断扩大了人民政协的团结面,增强了包容性,大团结大联合功能不断完善。

在“创文”工作中,工商联组织基层街道商会、行业商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每周开展一项“创文”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民革五华基层委捐建净水设备,解决了瓦恭、迤六两所小学师生生活饮水不达标问题;区政协主席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深入社区带领干部群众,全面做好五个包保社区“创文”工作;区政协机关干部职工按照要求,下沉护国街道办事处威远街社区开展网格社区“创文”工作。对“创文”工作的倾心投入,有效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乡环境改善和民生保障改进。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