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云南省首个监外服刑人员社区服务基地在五华揭牌

1月26日,五华区司法局普吉司法所、云南银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银杏社工)和昆明市美好时光敬老院(以下简称敬老院)在美好时光敬老院举行“五华区社区服务基地”签约揭牌仪式,云南省首个由司法社工组织专门为社区服刑人员设立的社区服务基地正式成立。

该基地的设立改变了过去社区服务基地均有司法行政机关专门建立或者司法行政机关与企业共建的模式,采用了与社工组织、民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的方式,同时该基地的管理是由银杏社工和敬老院负责、司法所协助的方式进行。

五华区司法局副局长马俊介绍,“五华区社区服务基地”的设立是五华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组织在落实社区矫正“两个八小时”的一次大胆尝试。2017年8月,五华区司法局和银杏社工签订合作协议,在普吉司法所正式开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固定社区服务场所的做法,改变了以往社区服务形式单一、场所分散、落实不到位的状况,使普吉辖区的社区服务向基地化、制度化、规范化转变。同时,通过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到基地开展一系列敬老爱老活动,可以使社区服务与社会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认同结合起来,让社区服刑人员真正融入社区、融入社会活动中,切实发挥社区服务对修复社区服刑人员社会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签约揭牌仪式后,普吉司法所、银杏社工还在基地组织开展了2018年1月份的第一次集中教育活动。银杏社工副主任罗欣萍为辖区3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了“这世界在偷偷爱着你”的道德主题教育。这种教育内容和参与式教育方式也是试点项目启动后,银杏社工和普吉司法所在集中教育方面的尝试。

接下来,银杏社工将充分发挥该基地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加强社区服刑人员与社会群体的互动,使社区服务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获得社会成员的接纳和关心,有力促使社区服刑人员重新适应社会生活,真正实现社区矫正的功能和回归社会的目的。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