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科技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五华区候选最美家庭事迹展播(四)

五华“最美家庭”之爱岗敬业(李学)家庭

将心比心 调解为民

五华区海源社区人民调解委主任李学,今年60岁,曾先后担任过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具有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自1998年从事调解工作以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千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深受群众好评。

“只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心倾听,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就没有调解不了的案子。”这是李学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作为一名社区基层干部,最初,李学遭受了不少冷遇,到群众家中坐冷板凳是常有的事。“一般的纠纷,时间长的要见面十几次也有,刚开始人家不理你,后来你去的次数多了,人家让你进去坐坐,给点开水喝喝。你再热心坚持下去,当事人也不好意思了,他对你慢慢就有好感了。”这是他长期实战而积累出的调解经验。由于他的调解成功率远高于同行,2013年4月,五华区还专门成立了全市首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中央、省、市媒体多次报道了工作室的调解工作经验。

在2014年4月及12月,海源社区上峰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要对1000多户拆迁户进行回迁安置,其中不少还有房产继承争议。李学挨家挨户找到当事人进行调解,利用法律法规和真情感人的方法,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开导纠纷当事人,把各户产权争议的矛盾调解在萌芽状态中,实现了城中村改造顺利回迁。

李学因为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五华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五华“最美家庭”之教子有方(杨地凤)家庭

以身作则 教子有方

居住在普吉街道的杨地凤,现年45岁,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令人称羡的家庭。可是自从丈夫董晓云2012年患直肠癌病退,2015年3月去世以后,这个家就靠杨地凤独自支撑。

丈夫去世后,她四处打临工,维持生活和供养儿子董川锐读书,还要偿还丈夫多年治疗欠下的巨额医疗费,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但杨地凤硬是咬牙坚持,宁可自己一点一点地挣,一分一分的省,也要保住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懂事的儿子得到母亲的言传身教,高中三年没花过一分钱上培训课,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实现了愿望,考入了云南民族大学。

文化程度不高的杨地凤却懂得为人之道: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教子成人的第一步;以身作则才能为孩子成长传递正能量;“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教子有方。她用一生的辛劳和汗水、一生的慈爱和关怀、一生的付出、一生的奉献,换来儿子的出息、上进。正是她的言传身教感染着孩子,孩子才懂得感恩、懂得努力付出,她是天下父母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愿我们的身边出现更多这样伟大的母亲,愿每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