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BMC Public Health:收缩压≥120 mmHg增加死亡风险

开滦研究一项对12万余受试者随访7年的最新分析显示,在校正混淆因素后,收缩压≥120 mmHg可显著增加死亡风险,但男女收缩压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有所差别。

研究显示,在校正相关因素后,收缩压与全因死亡在男性呈J型曲线,<100 mmHg或≥120 mmHg会显著增加全因死亡风险;在女性,≥140 mmHg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高(图1)。

BMC Public Health:收缩压≥120 mmHg增加死亡风险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

图1 男性(a图)和女性(b图)不同收缩压水平全因死亡风险

在收缩压<100 mmHg,100~119 mmHg,120~139 mmHg,140~159 mmHg,160~179和≥180 mmHg不同分组中,在男性收缩压100~119 mmHg全因死亡率最低,为3.7%;而女性,在<100 mmHg组全因死亡率最低为0.9%。

未校正的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全部人群中与收缩压在100~119 mmHg范围相比,收缩压≥120 mmHg显著增加全因死亡风险。校正后显示,收缩压≥120 mmHg和<100 mmHg均可显著增加死亡风险,这种结果或是男女比例相差过大所致。

在校正多因素后分析显示,与收缩压在100~119 mmHg相比,在男性,收缩压<100 mmHg,120~139 mmHg,140~159 mmHg,160~179和≥180 mmHg会分别增加1.46、1.14、1.29、1.57和2.07倍的全因死亡风险。

在女性,140~159 mmHg,160~179和≥180 mmHg会分别增加1.44、1.63和2.31倍的全因死亡风险。

灵敏度分析显示,在相对健康的人群中,收缩压对全因死亡的影响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吸烟状态是不同的。在男性这种J型曲线关系,在≥60岁人群和不吸烟者仍存在;另外,在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随访1年内死亡者后,男女这种差异依然存在。

研究者指出,这提示在明确收缩压控制目标是,年龄、性别、吸烟等因素应该考虑在内。

此外,研究者认为,过低的收缩压或提示心衰或心脏收缩储备能力差。

该研究最终共纳入120182位受试者,平均年龄为50.6岁。随访7年期间,有5945人死亡,其中包括5520位男性和425位女性。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原文出处:Li C, Chen Y, Zheng Q, Wu W, Chen Z, Song L, An S, Li Z, Chen S, Wu SL.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in a cohort of Chinese adults. BMC Public Health. 2018 Jan 5;18(1):107. doi: 10.1186/s12889-017-4965-5.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