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亭区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坚持“改革、创新、转型”的工作理念,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普及率高、时效性强、传播迅捷的独特优势,将计生服务紧密结合、有效融入,结合新时期计生工作转型和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实施了“互联网+育龄妇女健康访视服务”,搭建了与育龄群众服务交流新平台,让优生全程服务搭上了快车道,提升了服务时效性和群众认可率及满意度,有力助推了计划生育优生全程服务工作转型升级。
集中小平台,汇聚大数据。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将区、镇(街)、村(居)三级服务平台和内容进行梳理汇总,探索、研发实施了APP健康访视服务软件,搭建了互联网、手机和区、镇(街)两级管理平台的“一网一机两平台”管理服务新模式。该健康访视服务软件涵盖所有服务育龄群众,其中村(居)手机APP平台有“单月孕访、半年全访”随访上传记录,随访数据高级查询,随访轨迹记录、查询,孕情异常报警、孕情丢失上报,生育审批上报等上传和查询功能的24个模块,融合了村级卫计专职主任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全部事项和内容。区、镇(街)两级电脑平台设有随访人员查询、管理,全区育龄人员基础信息和结婚时叶酸发放情况导入,出生信息上报统计、汇总,自动短信推送统计分析,健康状况汇总,叶酸、药具发放信息、汇总等27项内容。将区、镇(街)、村(居)三级服务平台和管理服务内容全部囊括其中,形成了动一项而牵全身的整体抱团式效应。
展现工作量,提供对比度。该平台将区、镇(街)、村(居)三级计划生育服务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和有机融合,消除了“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通过平台,区级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随时了解掌握各镇(街)以及各村(居)不同阶段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可通过系统数据根据工作需要按时进行量化排名。镇(街)可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随时掌握了解镇(街)级以及所辖各村(居)卫计专职主任工作开展和具体任务完成情况,可随时进行量化排名。根据数据库的不断更新,区、镇(街)、村(居)三级可比较客观、真实的掌握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执行力和完成率,对分析研究问题以及安排部署具体工作任务提供了科学依据,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按下快进键,提升时效性。具体工作中,由镇(街)卫计办、村(居)相互联动,以WIS信息为基础,结合山东省人口信息共享平台反馈信息,逐村逐户摸清育龄妇女底数,形成入户访视育龄妇女基本数据库,实现健康访视服务信息的对接和实时更新,对健康访视重点目标人群实行精准服务;健康访视系统根据数据库人员信息,区分不同年龄段和生育情况等,将服务人群划分为重点(新婚无孩、一孩户)、一般(二孩及以上)和流动等不同管理类型。在此基础上,该系统以村(居)为单位,针对不同管理类别人群不同服务内容,特别是有生育意愿的重点服务目标人群每个月初进行任务发布,当月未完成工作任务的,自动转接到下月,做到“一月一清、一转、一落实”;各村(居)卫计专职主任根据系统提示访视服务人群、内容和时限,实行“三个一”工作,即:锁定服务名单,做到服务对象一个不漏。锁定服务内容,做到服务项目一个不缺。锁定服务时间,做到服务预约一个不误,真正实现服务到户到人到位,并将访视服务结果通过网络进行实时上传,更新数据库。
打通“最后一公里”,走进群众“心坎里”。村(居)卫计专职主任在根据手机系统终端设备提示,进行及时入户服务的同时,还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随地点击查询服务对象基本信息,并根据群众需求对有办理相关证件、证明的群众所需材料进行拍照上传审核办理,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让基层卫计专职主任把工作任务和常识装进了“口袋”。在此基础上,系统根据访视服务对象实行“一对一”短信更新温馨提示推送,普及健康知识,及时提醒服务对象接受相应的服务。通过该访视系统,让服务人员由“让群众来”到“我上门去”的转变,让育龄群众由“足不出村享受集中服务”到“在家坐等一对一面对面服务”的转变。由于服务事项齐全、功能完善、数据更新及时,成效斐然,被基层卫计专职主任称之为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葵花宝典”,通过该系统,架起了服务群众的“空中桥梁”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心坎上”,收到较好效果,深受群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