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五华区妇联依托五华区反家暴一站式服务中心与联家小学共同开展了“让回家不再害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由反家暴绘本阅读、家庭主题绘画大赛、家长大讲堂三个部分组成,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轻松方式循序渐进地向他们普及家庭暴力预防及处理应对的方式,同时对已发现受家庭暴力影响严重的孩子进行后续的跟进及辅导。
据统计,全国每三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中的妇女遭遇家庭暴力或存在潜在的威胁。但鲜有数据显示,这些家庭中有多少孩子会因为目睹家人间的家庭暴力或受家人虐待而亟需外界的干预和持续性的专业辅导。令人不安的是,孩子在成长中所受家庭暴力的影响会给他们的身心灵带来很大的伤害——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恐惧与他人交往,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感到焦虑和较低的自尊,甚至习得暴力。看到孩子“不争气、不听话”,施暴者愈发生气,导致恶性循环,更重、更频繁地对家人使用暴力。在大课堂上,当社工向同学们询问知不知道什么是家庭暴力,孩子们高举手臂竞相回答。有人说是父母吵架、打架,有人说是家人虐待小孩,还有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课堂上,选自明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作的《被恶魔附身的棉花糖爸爸》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绘本以主人公棉花糖小朋友为第一视角,展示了她在长期目睹爸爸对妈妈施暴后造成的心理创伤,在邻居、老师、警察、社工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伤痛得以疗愈的过程。跟自己年龄相仿的棉花糖的经历引起了同学们很大的共鸣,社工借机引出了“什么是暴力”,“暴力有哪些类型”,“哪些行为是家庭暴力”,“遇到家庭暴力该怎么办”等问题。同学们认识到暴力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能很好分辨什么是身体暴力、精神暴力,还学会了如何做自己身体的主人,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不受他人侵犯,遭遇家暴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向周围人求助。在认识家庭暴力后,同学们对自己的家庭以及跟家人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察觉,纷纷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家庭的现状。
来自云南大学的向荣博士也为家长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堂,和家长们讨论夫妻关系、孩子青春期教育,家长情绪管理、孩子家庭教育及家庭暴力预防等家长关心的话题。家庭教育绝不是简单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借家庭教育之名肆意对孩子施加暴力,而需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及独立人格,平等对待,有技巧的沟通表达关爱。当问到当夫妻发生冲突时最担心什么,很多家长都表示最担心的是影响到孩子,但在此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负面影响会如此深远。向荣老师鼓励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夫妻间互敬互助,言行一致倡导实践性别平等,如不可避免发生了家庭暴力,要趁早及时向公安、妇联、社工及其他专业机构求助。
活动结束后,联家小学教导主任张竹琴表示“这样的活动形式很好,不但让孩子们学习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教给了孩子一些方法,让孩子知道如果发生家庭暴力自己可以怎么保护自己,同时让家长们知道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很重要,以后将继续和明心社工长期合作,为孩子带来个多的知识。”
今后,五华区妇联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暴力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做好家庭暴力防治与干预,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