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文登区:实现“国医堂”全覆盖

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挥中医药特色“治未病”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2015年,文登区卫计局开始在全区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建设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挂“国医堂”匾牌,形成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的中医药服务模式,满足城乡居民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随着首批“国医堂”的建成使用,中医药以其“简便验廉安”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落实上级精神,早日让更多群众享受中医药便利,区卫计局加快施工步伐,将国医堂建设纳入各医疗机构目标责任制考核,并组织相关单位到建设成熟单位学习,确保项目稳步提升。短短两年时间,全区17处国医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诊区外,“国医堂”木质牌匾高高挂起,古香古色的装饰体现着中医药文化特色。诊区内,基础设施融入中医元素,浓郁的中式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在每个国医堂内,均配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治疗推车等基本设备和10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设备,中药饮片不少于200种,配备中药煎药机、中药饮片柜等开展中药饮片服务的相应设备。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实行中药、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等中医药特色的药物或非药物综合治疗。

同时,各基层卫生院充分利用诊区挂饰、宣传栏等,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定期举办中医讲堂,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引导力,扩大影响面,促进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文化氛围。

在加快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各医疗卫生单位注重中医人才培养和中医适宜技术的发掘整理,力求一院一特色。诊疗中,除了充分运用传统中医、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国医堂还对传统诊疗方式加以创新,全区17处国医堂各有特色,各有绝技。为了取长补短,他们还通过支援协作、外出进修等方式,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务,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