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细胞内多个生物过程的蛋白发生变化
图 2. 针对泛素蛋白酶系统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 ZIKV 的复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肖庚富研究团队在寨卡病毒(ZIKV)感染宿主细胞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绘制了 ZIKV 感染宿主细胞后宿主蛋白的调控图谱,系统展示了 ZIKV 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情况。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2017年4月12日的《Journal of Virology》上。
2015 年来,寨卡病毒爆发引起了全世界关注,其主要通过蚊子进行传播。寨卡病毒感染孕妇后,可导致胎儿小头症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了探索参与 ZIKV 复制的宿主因子,多个实验室利用全基因敲除技术筛选到了 ZIKV 复制所依赖的宿主因子,但这些研究并没有阐明宿主因子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了系统的探索病毒感染对宿主蛋白的调控,肖庚富课题组利用高通量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 ZIKV 感染的宿主细胞进行了分析,发现了 200 种受到 ZIKV 感染调控的宿主蛋白。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参与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 protein response)、泛素 - 蛋白酶体系统以及天然免疫系统等过程的宿主蛋白在 ZIKV 感染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 1)。
随后的功能研究表明泛素 - 蛋白酶体系统在 ZIKV 的进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针对泛素 - 蛋白酶体的 FDA 成品药Bortezomib能够在nM级别有效抑制 ZIKV 复制(图 2),小鼠活体实验表明Bortezomib能够在体内降低 ZIKV 的载量并缓解 ZIKV 引起的病理损伤。
该研究首次绘制了宿主细胞对 ZIKV 感染的应答图谱,明确指出泛素蛋白酶系统在寨卡病毒感染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发现 FDA 批准的药物Bortezomib在蚊源细胞和人源细胞上都能够抑制寨卡病毒(nM级别),随后小鼠实验表明Bortezomib能在 in vivo 水平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并缓解病毒引起的病理损伤,为阻断 ZIKV 的转播以及治疗 ZIKV 感染提供了一个候选药物。
武汉病毒所副研究员张磊砢和研究员肖庚富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辛麒麟为第一作者,武汉病毒所研究员张波和邓菲、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质谱平台博士陈希均有贡献。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6YFC1200400)、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ZS-2016-4)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31500144)的资助。
(来源:武汉病毒研究所)
原文出处:Xin QL, Deng CL, Chen X, et al.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mosquito C6/36 cells reveals host proteins involved in Zika virus infection[J]. J Virol.2017 Apr 12.pii: JVI.00554-17. doi: 10.1128/JVI.00554-17.
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404849
如想及时了解公共卫生学术热点信息,请订阅微信公众号“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添加方式:微信—添加朋友—公众号—搜索“公共卫生学术热点追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