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文章详情页

远洋鱼纷纷“登陆”舟山

2月4日中午12时,笔者在位于舟山市定海区干(石览)镇的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码头看到,一号二号码头泊位上,停靠着名为“宁泰冷”“卫利”的两艘冷藏船。尽管到了中饭时间,但船上卸载吊机铁臂仍在挥舞。

“今天是码头作业民工节后回来开工第一天,上午两艘船卸载了冷冻鱿鱼800多吨,船上分别还有4000多吨、6000多吨。”基地码头管理负责人张立介绍,这些鱿鱼都是从秘鲁渔场运过来的。

笔者观察发现,就在码头附近海面上,还停泊着一艘名为“海丰618”的船只。“那也是等待卸货的,2月7日还会有一艘万吨级冷藏船进来。”张立说,进入2017年,码头作业更加繁忙,平均每天卸货超千吨,码头边的冷库每天至少有100多辆集装箱货车,装载着冷冻鱿鱼发往全国各地。

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面积6.18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7.6公里。一年前,以此为核心的定海远洋渔业小镇,被列入浙江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

基地所在的干(石览)西码头是国家中心渔港,其设置渡口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朝。笔者穿行于渔港边,但见昔日的一些旧厂房不少已改造一新。通过一条正在铺设的道路,看到投资6亿多元的舟山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浙江兴业公司的新厂房已结顶;旁边,投资2亿元的民企——蓝天水产基建接近尾声,土黄色的大型冷库庞然矗立。

“兴业公司争取年底投产,蓝天水产待冷库设备安装完毕后,即可投运。”基地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李主任告诉笔者,今年基地已列出29个建设项目,建设任务分头落实到人,总投资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 。

“这29个项目是可以打包票的,还不包括正在洽谈的意向性落户项目。”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陈剑指着基地模型沙盘对笔者说,自去年底基地口岸正式批准开放以来,这里已实现畅通的一关(海关)三检(国检、边检、海事),而且有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专业远洋鱼货卸载码头,未来这里将打造成集远洋捕捞、冷藏物流、水产加工、口岸贸易、后勤保障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

今年1月17日,基地还收到了中国远洋渔业协会授予的“中国鱿鱼交易中心”牌匾。目前这里已集聚上百家相关企业,我国60%的远洋鱿鱼从这里进口;随着大洋世家等一批远洋渔业企业落户这里,基地远洋渔船有望从现在的400多艘增至600多艘,远洋鱼年捕捞量可增加15万吨。林上军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