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网手机版

首页 > 农业 > 要闻聚焦 > 文章详情页

我国首次发布超强筋小麦品种

近日,首届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鉴评会上,来自黄淮麦区的27个强筋小麦品种分别制成面包、馒头、面条3种面制品,10家面粉和面制品龙头企业、5个小麦质量权威检测机构、小麦育种科研单位及农业主管部门组成的质量鉴评委员会对面制品食味、外观等各项品质指标进行现场鉴评。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统一鉴评,向社会公布推荐的这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将满足高质高效面粉加工业和市场需求,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发挥重要的品种支撑。

“鉴评委员会21名专家中有半数来自面粉和面制品龙头企业,首次按照中国大众食品加工需求进行评价,将强筋小麦品种的质量评价拓展到馒头品类。在科学性上,本次鉴评活动首次采用对所有参试品种按黄淮北部、南部分组,依照大田管理模式集中进行生产和展示,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参评样品的可比性。”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小麦攻关组首席专家许为钢向记者介绍了鉴评活动在组织形式、鉴评方法等方面的三点创新性做法。

通过专家组的综合鉴评,新麦26、济麦44、师栾02-1和济麦229被鉴评为超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等21个品种被鉴评为面包小麦品种,其中,新麦26、济麦229和师栾02-1与加西硬红春2号面包品质相当;藁优2018等10个品种被鉴评为馒头小麦品种;藁优2018等27个品种被鉴评为面条小麦品种。

“黄淮麦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和优质强筋小麦适宜生产区。目前,优质强筋小麦优异育种亲本材料匮乏、突破性品种数量少,育成品种在品质稳定性、指标均衡性、产量等方面还远不能满足产业和市场需求,加工企业高端强筋小麦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指出,发展强筋小麦产业化要坚持品质发展策略。(据《农民日报》)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学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minimouse.com.cn